家不成家,何以为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故事取景黎巴嫩真实贫民窟、难民生活,折射出贫民窟生活的真实模样和社会阴影,纵丑陋不堪但却不得不去正视它。

观影前,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出从未接触到的平行世界中的这种生活状态。我们常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其实这只是一个端点,往抽象里说,是生活水平限制想象力,这在认知社会现实方面也同样适用。有时现实的残酷会所料未及,所以,路没穷尽前别轻易抱怨生活和绝望颓废。

故事中小男孩赞恩控诉双亲给他生命,带他来到这个痛苦的深渊,这一不可思议的举动引起轰动。世上许多事不赞同不过是因为不理解罢了,在深入了解前我们没有发言权。当电影倒放出一帧帧赞恩生活经历画面时,我们大概就会明白这绝不是小孩子赌气的戏言,而是心底的呐喊。强烈的求生欲和强大的生存技能背后是无尽的命运苦楚,我们不免同情社会中的“赞恩”并且去反思,究竟是什么造成“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悲叹?

不可否认的原因是低劣的原生家庭教育环境,究其根本,是落后生育观念和生命观带来的贫穷代际传递所致。

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的状况下仍然不停生育,这无疑给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赞恩那弱小的肩膀承受了巨大的生活重担,哪怕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却也始终没有唤醒愚昧的父母。

生命使人敬畏,赞恩的父母显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生下孩子又不好好养育,殴打、辱骂给赞恩的童年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当我们选择孕育生命之时就被赋予了为人父母保护生命的不可推卸的神责。

赞恩父母在法庭上反驳道他们也是这样长大的,这本应该是改变的理由却成了粗滥的借口,不知改变一味维持现状只会造成恶性循环,贫穷代际传递效应就可见一斑了。

这部电影的导演分享说“艺术应有真实的美感”,从“眼泪收割机”的极佳口碑来看,她切实做到了这一点。现实远比电影残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影有号召世界改变的力量。

家不成家,何以为家?愿勇敢的孩子都能被这世界和岁月温柔相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诸神的恩宠 法庭上,12岁的小男孩赞恩站在原告席上,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他的亲生父母。 赞恩状告父母的理由是,他...
    诸神的恩宠阅读 1,258评论 0 5
  • 孩子们说想要看电影,二妹就在美团上团购了《何以为家》,之前我并没有注意过相关介绍,听题目以为是关于留守儿童的题材。...
    齐帆齐阅读 4,357评论 5 27
  • 爷爷泡的茶 爷爷泡的茶 清头明目 像是 陆羽的低吟浅诉 宽厚额头的纹路 是皱起的关注 爷爷泡的茶 甘冽回溯 像是 ...
    刺刺小阳阅读 250评论 0 0
  • 又被睡前得知的一个的消息搅扰到难以入睡,本以为我已经在佛系修炼的路上走很远了,才发现其实道行还是太浅。 好的man...
    Lithilda阅读 126评论 0 1
  • 咯噢噢噢哦哦5路哦哦OK了了哦 看看咯 我摸开开心心吐拒绝5路啦啦啦啦朝,八十几天锕,舅舅,粒辣耳朵空八,看看咯 我默默
    和伟姓张阅读 2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