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云飞
《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以下简称《逐梦演艺圈》)起诉豆瓣网了。因认定电影遭到豆瓣网“锁定最低分”,影片遭受了如潮的网络差评,最终导致影片被迫撤档,《逐梦演艺圈》的出品方将豆瓣网诉至法院,要求豆瓣网公开道歉并删除相关不实言论。
这已经不是《逐梦演艺圈》导演毕志飞的第一次“回击”。拍出了史上最差国产片的毕志飞,似乎并没有任何艺术自觉,他频频发声,“融资10亿建立影评网站‘小草网’”,“我的愿望是拿到金棕榈,赢下奥斯卡”,甚至向网友下战书,要求“还他清白”。
且不论毕志飞言行好坏,网络口碑与商业票房之间的关系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此外,《欧洲攻略》上映时也有“黑水”争议,出品方直斥恶意差评导致影院排片断崖式下跌,最终使得影片市场失利。
网络口碑对收视率与票房有多大影响?前有“烂番茄毁掉好莱坞”,今有豆瓣深陷差评疑云。
毕志飞与豆瓣的恩怨情仇
《逐梦演艺圈》无疑早就被钉在了中国电影的耻辱柱上。这部剧情毫无逻辑、表演浮夸无力、演员自恋陶醉、审美城乡结合风的电影,怎么看都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豆瓣电影评分的2.1分,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观众对作品优劣的直观喜好。
2017年9月在内地上映时,《逐梦演艺圈》遭到了观众清一色的吐槽,超过7万名网友在豆瓣上给电影打分,如今评分落在2.1分,依然牢牢占据豆瓣全网最差的排行榜首。粗略翻一翻网友的评论,控诉式的批评触目惊心:
“好奇心使我点进去,求生欲使我退出来。”
“我觉得这部电影唯一的正能量就是揭示了当代中国影业的乱象,不是电影中描述的那样。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搞笑的、无可救药的、荒诞的、具有历史性、纪实性、值得作为极端案例加以分析的、充满丑态的现实刻画。”
“主题曲真好听,耳机都吓得自动退出蓝牙连接。”
由于豆瓣实行5星打分制度,最低的1星相当于2分,而在上映后,《逐梦演艺圈》竟然拿到了理论上无法达到的2.0豆瓣评分,成为现象级的审丑电影。不少观众甚至被其深深“吸引”——到底一部怎样的烂片,能够让所有人毫不犹豫地给最低分?
在毕志飞看来,是恶评如潮的豆瓣评论让影片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最终导致影片紧急撤档;而在不少观众眼中,史无前例的烂片帽子反倒激起了好奇心,甚至想去一睹为快。此后,《逐梦演艺圈》更是演变成国产电影的一则笑话,作为触及观众底线的电影存在,如电影版《爱情公寓》在欺诈性营销后上映,就有观众自发到《逐梦演艺圈》下吐槽,“表示‘冤枉’了它”,因为《爱情公寓》更差劲。
无论如何,《逐梦演艺圈》与豆瓣的纠缠就此开始。毕志飞在各种场合炮轰豆瓣,甚至扬言要创办全新的评论网站,“确保评论打分公正”。而此次朝阳法院审理《逐梦演艺圈》与豆瓣一案,焦点就在于豆瓣平台评分异常,导致电影团队“蒙受巨大损失”。
高收视高票房与豆瓣并非正相关
豆瓣评分,究竟对电影票房、剧集收视有多大影响?这不仅是《逐梦演艺圈》诉讼案件的核心,也是影视出品方所关心的话题。历数近年来围绕豆瓣、猫眼等评分网站的风波,可谓此起彼伏。
早在2016年贺岁档,豆瓣就被人民日报客户端点名批评,称《长城》《摆渡人》《铁道飞虎》评分集体遭遇滑铁卢,是“恶意差评将严重影响国产电影的生态环境”;到了2017年暑期档,《李雷与韩梅梅》导演杨永春称影片遭遇恶意差评,还给豆瓣CEO写过公开信;在《缝纫机乐队》折戟的2017年国庆档,导演大鹏言辞激烈地声称影评人恶意刷一星影评;2018年五一档,刘若英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被曝水军刷分,引发争议;此次《逐梦演艺圈》开庭审理,也是去年毕志飞炮轰豆瓣的余波。
以下列出2018年票房排名TOP10的电影,对比其市场表现与豆瓣评分:
截至目前,票房TOP10的影片中,共有3部影片豆瓣评分在6.0的及格分之下,但8.0以上的电影有4部之多,6.0-7.0的及格线为3部,可见分布较为均匀,并非呈现绝对的高口碑=高票房的正相关关系。
高口碑的电影无疑有更强大的长尾效应,使得影片在中后期能在保证基本盘之下强势抗跌,甚至出现逆增长,最终完成逆袭,春节档的《红海行动》对《唐人街探案2》,《一出好戏》对《爱情公寓》真是如此。
以低口碑拿到高票房的《捉妖记2》《前任3:再见前任》《后来的我们》多有档期、类型、宣发之利,如《捉妖记2》低龄的合家欢喜剧适合春节档,《后来的我们》以强大的怀旧营销在五一档占得先机。
综合来看,票房是宣发、同档期对手、档期容量、影片质量、票补力度、社会热点加持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高口碑无疑能助推高票房,但并非决定性的唯一因素。
从收视率来看,2018年高流量的电视剧往往陷入低分陷阱,而高评分的剧集并非最大热门。截至目前,2018年豆瓣评分TOP10的国剧为《假如没有遇见你》《忽而今夏》《面具》《亲爱的活祖宗》《和平饭店》《东方华尔街》《快把我哥带走》《来到你的世界》《莫斯科行动》《媚者无疆》,热度远不及只有3.1分的《甜蜜暴击》、3.4分的《谈判官》、3.5分的《凤囚凰》、4.6分的《一路繁花相送》、4.6分的《爱情进化论》以及《武动乾坤》等。
豆瓣看质量 猫眼看票房?
除了豆瓣之外,猫眼与淘票票的评分,也成了观众与业内人士观察影视作品走向的重要指标。
熟悉豆瓣、猫眼、淘票票等网站的观众往往会发现,文青聚集的豆瓣口味更加“刁钻”,其用户大多拥有相当的“阅片量”,对影史经典顺手拈来,不少还有高学历的教育背景。豆瓣影评针对电影、剧集的多元解读,还成为了另类的“打开方式”。
而有购票平台功能的猫眼和淘票票,并非从兴趣部落的SNS网站发展而来,其打分机制是O2O平台的附加产物,因此用户群体更加广泛,对待影视消费的评价也显得“宽容”一些。从评分来看,豆瓣6.0就已经是及格分,而在猫眼、淘票票之上,有评论指出“8.0以下是烂片烂剧,8.8以上是良好水平,只有9.0以上才能称之为优秀”。
正因为用户群体的截然不同,其口味也可谓千差万别。如中美合拍片《巨齿鲨》只是一部稀松平常的中美合拍电影,在豆瓣上的6.0评分,显示出文艺青年对B级惊悚片的审慎认可;而在猫眼上,囊括了所有购票群体的观众则给出了8.8的高分,甚至超过了《一出好戏》的8.2分。
观众评分的巨大分野,出现了“豆瓣看质量,猫眼看票房”的说法。一般来说,舆论普遍会以豆瓣评分来衡量影视作品质量的高低,如《如懿传》《延禧攻略》《武动乾坤》等热门剧集开播后,新鲜出炉的豆瓣评分成为舆论的重要风向;而猫眼、淘票票作为购票平台,其评分某种程度是普通观众消费满意度的折射,“购票后才能打分”代表着市场的反馈。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水军、锁分、恶意差评的行业乱象,依然是萦绕在豆瓣头顶的阴云。就在毕志飞起诉豆瓣案开庭前夕,马楚成导演作品《欧洲攻略》就“喊冤”,称遭遇了评论“黑水”,导致其排片在上映第二天就出现暴跌。
这样的故事,总让人想起烂番茄在北美影市所遭遇的质疑——这个星球上最成功的电影评分网站,被马丁·斯科塞斯等大导演炮轰过,也没见因为怒怼而“摧毁”掉电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