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0

                                               随笔

         昨晚我的父亲发了一条微信视频给我,拍的是他刚买的一本书,《中华书法》,我只回了一句“哈哈哈”。

        我的父亲,就是这么一个人,对自己喜欢的事,总能挤出时间去做。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写出来的字却是让我极羡慕的。书不一定读得好,可字往往写得不错,或许可算他们这代人的特点了。

         我的父亲,并非是一个能言善道的人,算是比较内向的,在这点上我是像极了他。父亲也如中国传统家庭的父亲一般,扮演着严父的角色。记得小时候,我二年级,有道题:过()关,斩()将;还没看过《三国》的我,是怎么想都答不出来。父亲便对我一顿训,怎么这么简单还答不出来,是不是上课都没认真听讲......我自是无言自辩,只能低头听训。幸好父亲从来都没有像《五猖会》里的父亲提出“背不出就不许去”这样的要求,所以我想去的“五猖会”,还是去得的。

        父亲内向,自然给我们的是无声的爱。我们做错事的时候,父亲大多没有责怪,只是给我们讲明道理应该如何改正错误,并嘱托我们下次不要再犯。这一点和母亲大有不同。母亲有那种织毛衣的小竹子,却被她当作戒尺。因此我和哥哥小时候犯错,还是要被打手心的。

        父亲是辛苦的。早出晚归,努力工作只为我们这个家。可是啊,明天和意外,你总不知哪个先来。去年,父亲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被查出患有肠。父亲白天依旧上班,晚上则去医院陪伴爷爷,在家、工作单位以及医院之间三点一线。我又刚好高三,在学校的时间多,回家的时间少,只有周六晚上可以去看望爷爷。在那段时间,父亲是瘦了不少的,回家常常是一脸疲倦。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生活就是如此,总舍得让本就劳累的人更加奔波。

       好在爷爷病情发现及时,做了手术,化疗几个疗程,也就康复出院了。爷爷还健在,父亲也就还有做孩子的机会,人生尚有来处。我发现和家人一起经历过一些苦难之后,彼此都会有所成长。我成长了,我知道了要多给家人一些陪伴。而这些成长对我来说,弥足珍贵。因为有这些成长,或许我的人生能少一些遗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