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两天我看完了《岛上书店》这本书,确切地说应该是用了不到一天半的时间看完的,我是从7.15号晚上10点左右看的,然后16号看了一天,白天还有事,晚上还有播音配音的网课,16号是星期五,然后17号白天也就是昨天,断断续续又看,一直到晚上6点半才终于看完了这本书。
所以,从时间线上来说,我是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看完的,如果没有任何事情打扰的话,我想,一天的时间就够了。
为什么要说这件事情,而且还要交代的这么详细?
那是因为我平时是一个看书很慢的人,因为看到感兴趣的话或句子,我会画出来,所以我看书很慢,而且看完也记不住书里面的内容,基本上就全部都会忘记了。
但是这本书来说我却是看的很快,用这样的对比方式你们也就能够体会得到了。
所以,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这本书比较好读,读起来流畅性很好;另一个就是这本书是我感兴趣的内容,所以我看起来也就看得比较快了。
《岛上书店》里说: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02
好了,交代完了前两天看书的这个事情,我就可以写下面的内容了,因为前两天看书占用了时间的原因,所以我就没有写作,今天的正文如下,想写一下7月14号写的那篇《我的随笔「碎碎念 」|论对比》这篇文章的复盘情况。
首先我先交代一下当天写这篇文章的时间线和创作的情况。
当天是在下午2点半开始写的这篇内容,起因就是因为前一天买早点时那个人扒拉了我一下,我很生气,所以就想把这个内容写出来,这是最初想写这篇文章的动机。
然后一直写到了快6点的时候,我骑电动车出去吃饭,结果车带瘪了,我一路推着车走了很远的一段路,在吃饭的饭馆跟老板借了打气筒,又骑了一段路,找到了补带的地方。
吃完饭后回到家差不多是晚上8点半左右了,于是我开始打磨了一遍内容,然后又排版,又找图片等操作之后,就已经到了晚上11点多了,发布到简书是11点11分。
如图,这是最开始的版本:
但是我对第一部分不是很满意,所以又重新写了一段内容,就是最后呈现的那个写饭店老板对比的内容,其实最开始的版本是没有的。
新加入的第一部分内容写好后,我在公众号里添加音乐,为了找到自己满意的音乐版本,我居然又花费了20多分钟在找音乐的这个事情上。
所以导致最后公众号发布的时间是晚上11点49分。
本来我以为这篇内容写的比较仓促,而且也就才特别快速地只打磨了一遍,所以我觉得没有能达到我自己心里的最佳状态。
为什么上面交代的这么啰嗦这么详细,就是为了说明这一点,真的是觉得写的比较仓促打磨的时间不够久。
结果没有想到,这一篇内容却打动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在简书上,昨天、前天已经有好多人给这篇文章点赞了,他们当中有60后的人、有70后的人、有80后的人、有90后的人、甚至还有10后的人(起码我点开他们的头像看,系统上是这样显示着的)。
而且他们当中,有好多个人的粉丝数都挺高的,甚至有几个人的粉丝数都是6000、9000多的粉丝,还有一个2.6万粉丝的人也给我这篇文章点赞了。
还有一个人给我评论说:四跟五的对比太明显的,对待人的行为方式,基本礼貌与素养还是要有的,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而且这篇文章还被两个主题给加入了。
而且在公众号里居然还有一个人给我打赏了。
感谢以上所有的伙伴们!谢谢你们!
虽然这篇文章当时在创作的时候,我自己觉得在时间上是仓促的,并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特别满意的程度,因为只打磨了一遍而已,可是呢也是我非常非常用心去写的内容。
所以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以及大家对我的赞赏!
而且从另外一方面说明,我现在已经具备了写完初稿后只打磨一遍内容就可以的这个能力了。哈哈哈我是不是有点飘了?其实还可以吧,你们就当做是我在凡尔赛吧哈哈。
不过就像我一直说的那样:只要是自己特别用心写出来的东西,别人就一定能够感受得到的。
这个跟打磨多少遍数,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就像李诞写《候场》一样,他在书里说自己没有修改过,这本小说就是他一遍过写出来的内容。
就像我现在写的这篇内容,我也不想打磨了,就这么一遍过发布出去,因为这是我内心最真实、最直接的想法,所以不管打磨多少遍,也还是这些内容。
而且月初写的那篇《观看电影革命者有感》的文章,在简书的数据目前阅读量是2550,已经突破了去年7月底写的那篇最高阅读量1800的数据了。
而且在公众号里目前阅读量也突破了200的数据。
看来同比还是做得很不错的嘛呵呵。
03
好了,今天的碎碎念就到这里,为了显得内容不那么枯燥和自说自话,最后我来上点价值哈哈,写一段关于松下幸之助的内容。
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对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特别喜欢,最近对稻盛和夫了解的多了一些,对他也很钦佩,最近几天在听一本书,是金惟纯的《人生只有一件事》,写的也挺好的,以后再跟你们分享里面的内容。
松下幸之助:热忱才是一切的关键
迄今为止,有很多人在我这里工作过。要说真正了不起的,是那些能抓住机会,积极主动的人,是满怀一腔热忱的人。
拥有「我想上二楼,无论如何都想登上二楼」这种热情的人才会想要搭个梯子。富有热情的人,他们会绞尽脑汁想登上二楼的方法,他们会想到搭个梯子。
而只想着「我想上二楼看看」的人是不会想去搭梯子的。「我唯一的目标就是上二楼」,只有具有如此热情的人才会想要搭建梯子。
有些优秀的人也会想去二楼看看,然而其中一些人只是怀着「并不太想爬到二楼,不过上去看看也可以」的心情,也是不会想到要去搭个梯子的。
所以,「想向上攀登」的热情才是重点所在。
一个人如果对工作没有热情,就会什么都做不好。所以热忱才是一切的关键。凡事有了热忱,学到的技术和知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内容节选自《精进力:松下幸之助的人生进阶法则》,来源于《冯仑风马牛》。
---本文完,请期待后面更多精彩内容,你可以关注我,看更多走心的故事。
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我说写作就是出发。一个有态度、有温度、有情怀的创作者,一个有故事的男人。
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治愈自己的同时,也能够治愈你;希望你能从我写的故事当中,获得感动与力量,温暖与方向。
希望在你迷茫困顿之际,在你感到彷徨无助的至暗时刻,能从我分享的故事里,看到一丝光亮,看到那点滴的一米微光。希望我的存在,能让你不那么孤独,甚至温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