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是个好地方,在大学里,图书馆不是最火的地方。食堂才是,不到11点50,坐在课堂上的我们,就开始策划今天要吃什么了。
九月开学季,毕业好几年,除了同学老师,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食堂了。
食堂是个斗智斗勇的地方,打菜阿姨有神奇的技能,明明看见是土豆烧牛肉,你兴高采烈的点,“我要这个”挎的一勺子下去,轻松的漂过牛肉,哇全是土豆,隐忍的咬牙切齿还不能说这道菜分明是牛肉味的土豆。
作为一个食堂打菜经验的学生钟点工,我充分让我的同学们体验了认识我真好的感觉,想吃出一大口肉滋滋的幸福感觉,就要到我的窗口排队,“嘿,多打点”,勺勺让你吃出无土豆纯牛肉的感觉。后来,后来,老板发现我并不适合这个岗位,我失业了。
荔枝肉·锅包肉·糖醋里脊
吃不腻的荔枝肉,福州名菜荔枝肉,我跟玉萍君的最爱,直到现在,我最爱吃的菜仍是糖醋everything,食堂的荔枝肉并没有那么好吃,因为挂了浓浓的粘稠的糖醋汁,甚至很多时候都拿芋头充当肉片的感觉。管它呢,尽管这样,比起其他菜品白花花的水煮烹饪来,这荔枝肉可以算作制作精良了,先要把肉切成片,再就是制作荔枝肉的关键环节:把芋头切成肉片的形状,这一步直接关系到菜的质量,过油炸之后,用糖醋汁勾芡,糖醋汁一定要够浓,才能有挂盘子的感觉,才能把芋头伪装的够像,不被肉眼察觉。
荔枝肉离开福州以后吃不到了,不过在东北学校的食堂吃到了它的孪生妹妹,锅包肉。锅包肉的名字大气,透漏着东北豪爽的个性。沈阳学校食堂的锅包肉仍旧是我最爱之一,跟沈阳人一样肉片是纯肉片,酱汁没那么浓郁,偏干一些,颜色偏黄,没那么鲜红。在沈师东区食堂的一楼小红帽的锅包肉啊,是我们专业多少女生的心头好!
再后来,锅包肉也吃不到了,糖醋里脊来代替,自己做。其实他们真的就是三姐妹,只是散落在人间无法团聚的三姐妹,一个落在南方,温婉细腻,一个落在东北,香甜劲道,一个落入中原,酥滑可口。
之后我就爱上糖醋口味的所有菜品。再之后别人问我最喜欢吃什么菜,我低头酷酷地说一句,“糖醋everything”,你不懂这里面有我多少感情故事。
酸甜微辣口
你可能听过麻辣烫,麻辣香锅,麻辣小龙虾,麻辣拌这种东西也是好吃的很。抚顺麻辣拌是特色小吃。学校食堂有很多家,特别有东北特色,东北人爱吃麻酱,特别喜欢麻酱加糖,一开始吃不惯,嫌甜,后来就越来越喜欢,直至连我吃火锅的酱料,都改成了麻辣拌的口味料,都因为舍友菲在吃自助火锅的时候给我调过一次独门秘制酱料,后来我就摒弃了传统老三样:韭花、麻酱、豆腐乳。这三种我怎么吃了这么多年,真的不好吃。不及现在的百分之一。
到食堂点一份麻辣拌,自选蔬菜以后,再选一样荤类,其实也不是荤类,无非就是火锅料一类,以素充肉的食材。拌菜姐姐会问你,“要啥口儿的?”“酸甜微辣口儿!”她迅速用汤底烫过以后,放入麻酱、糖、盐、生抽、醋、芝麻、辣椒、孜然粒、蒜汁,香菜,葱段,用热情的勺子搅一搅,烫好的菜在盆里离心运动,像涡轮洗衣机,全部缠在一起,汤汁也融入食物的褶皱里,尤其豆腐泡这种可以膨胀的食材,咬一口呲一嘴,一口吞下去,在嘴巴里转不过圈,等咽下里面的汤汁后,才能细嚼,劲儿劲儿的,还有沙沙的口感。
我吃辣椒不行,但又觉得没有辣不带劲,每次都点微辣,又一次心血来潮点了中辣,倒拌调料的时候又怂怂地说“那啥,您给我来个中辣里的微微辣吧”。微微辣跟中辣抵消,又回到了微辣!怂人!
之后想吃麻辣拌,也没有机会再吃到原汁原味的,现在都在在家自己拌,味道也不错,但总少了在宿舍大家一起一人一口的感觉。
最好吃的石锅饭
沈师南区食堂有个莆田系老板,石锅拌饭做的不要太好吃,只可惜,他只做到我二年级下学期。等到三年级返校的时候,我兴冲冲地想来一份双菇石锅拌饭,他已经档口到期,撤摊子了。听别的档口的老板说他去了河北师范大学食堂,幸福了河北的青年们。直到每次经过石家庄,我都想去找找他的石锅饭。现在,请让清风托去我对他的思念。
他的石锅饭并不像土大力啥的做韩式石锅饭。他是改良后的中国口味石锅饭。新鲜的生蔬菜也有,但是还有他自己做的双菇臊子,俨然结合了我大山西面食的做法,在加上烤的脆脆的米饭,一个溏心蛋,一点时蔬,一勺拌饭酱,几片东北辣白菜。霍在一起,跟混凝土搅拌机一样,拌匀匀的。锅巴的香脆,和臊子汁蘸在一起,酥了的脆,辣白菜也会时不时跑出来酸辣一下。时蔬的生凉与米饭的滚烫,时蔬的脆口和米饭的粘糯,绿色时蔬的鲜艳和橘黄色溏心蛋和雪白的米饭的搭配,用油画棒都难以准确刻画这么美的色彩搭配。口味和色泽竟然用八块钱就能品尝到。
同学,有时间来看我千万别带礼物,登机前去学校点份外卖,可以的话给我也带上食堂的那些老板,现场给我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