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28日,青年呓语1公众号推送了一篇《辨识假新闻,从自己做起》的文章,在网络信息泥沙俱下,虚假新闻层出不穷的环境下,提出了“追根朔源,兼听各方陈述,整理信息,判断是否合理”的辨别方法。
此方法在目前来看,可能是比较有用有效的方法了,但现实中,普通人往往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致去做这样的新闻甄别,因此大家选择了最为简单的办法——“让新闻飞一会儿”。
这个改编自《让子弹飞》的网络语言,一时间成为了网民面对新闻可能失实或反转时最有效的吃瓜词汇,它避免了过早站队可能带来的反转打脸,又体现了自己态度:我不做你舆论操控下的“乌合之众”
虚假新闻早已有之,如“正龙画虎”、“纸馅包子”。在审核严密的传统媒体时代尚且如此,在新媒体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背后原因不外乎“人人都是信息源,人人都是传播者”。
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账号中发布信息,甚至有传统媒体开始用“网传”作为消息来源,使得信息真实性大打折扣。每个人又都可以传播信息,转发评论都在一念之间,只不过一键之劳。没有了传统媒体严格的采编审核机制,真假信息都在洪流之中滚滚而下。
新闻事件当中,当事人都想传播对自己有力的观点,争得舆论主动权。因此往往在事件刚开始时,出现片面乃至虚假的新闻信息。之后事件不断反转,戏剧性令人瞠目结舌。
例如2018年乐清男孩事件,陈某报警称儿子失踪,并号召网友帮忙寻找。各部门和网友都行动起来之时,却发现这根本就是陈某为试探丈夫是否关心儿子设的局。这导致了行政资源的巨大浪费,也让网友的爱心被无谓消耗。
久而久之,网民身心皆累,纵使群众可以吃瓜吃面吃饼喝水,可真真假假、不断反转谁受得了。于是“让新闻飞一会儿”,成为网民的最优选择——等真相出来了咱再来评论。
如今的网民,已经不再是可以轻易调动情绪的了。在喧嚣嘈杂的舆论中,理智的声音也能获得一席之地。尽管这部分声音仍然不能让我们满足,仍然不会每次都能占据主流话语。但这至少反映了一种趋势:
人们越来越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一方的说辞言论,而是希望看到事件的全貌。
“让新闻飞一会儿”,是这种驱使下,人们做出的无可奈何的选择:你无法及时了解更多,最终只能选择等待。
一个真正健康的新媒体时代,我们不能仅仅做到围观。尽管掌握这个时代的“火眼金睛”,甄别真假新闻的路程依然遥远,但主动思考可以让我们离终点更加接近。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乱谈瞎拍(ID:our-free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