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还以为是大型奇幻悬疑故事外加暗讽1984年的日本社会,看到后面竟然发现这是个爱情故事,作者狗粮发的如此隐晦,可谓真是用心良苦。
第一次看村上春树的书,感觉很有特点。一在于作者对于文字的细心雕琢,一个简单的故事,竟花费了几百万字的笔墨,并且无赘余之感。就如书中描写男主天吾改写的<空气蛹>的文章一般:
‘他的文章乍看上去简单不设防,可是细读下来,便会明白其实经过周到的计算与调整。并无写的过头的地方,同时,必须提及的又面面俱到。形容性的表达被尽量压缩,却又描写准确、色彩丰富。’
二是独特的写作手法。男女主的故事交叉进行,仿佛男女主分别是不同平行世界的人,在不同平行世界下生活一般。而随着故事的推进,牛河作为一个推动器的存在,两条主线逐渐靠拢,最后两个世界融为一体。
书中有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无比纯粹的爱情:孤独一人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的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
这是巴纳姆和贝利的马戏世界,
一切都假的透顶,
但如果你相信我,
假将成真。
一份时隔二十年在没见面的情况下对对方怀了自己的孩子由衷的相信,一份历经二十年的互相铭记,只因在四年级十二月初一个晴朗的下午,青豆和天吾的一次握手。就像西藏的转经筒一样,转经筒旋转时,位于外侧的价值和情感就会忽上忽下,忽而闪光忽而黯淡。但真正的爱情始终固定在机轴上,永远不会变化。
书中也有着大量的哲学思考:关于写小说的意义,对于善恶边界的思考,人是不是只是遗传因子的一种手段?
柏拉图对于人灵魂的解构: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意志和情欲构成的,想象一下理性、意志和情欲举行会议,围着桌子热心讨论的情形,不是很有趣吗?
对世界的思索:当你觉得这个世界不对劲的时候,到底是你疯了?还是世界疯了?就像瓶盖和瓶口尺寸不符。也许怪瓶子,也许该怪盖子。
自由意义的怀疑:人获得自由,究竟意味着什么?从一个牢笼里巧妙地逃出来,换为置身于另一个更大的牢笼?
关于时间的概念:人类出于自己的经验法则,把时间理解为直线。就像在又长又直的棍子上刻下印痕一样,以现在为时间节点,前面是未来,后面是过去。那有没有可能时间没有任何形状,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具有形状。又或者时间的形状扭的像面包圈一样?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上帝是怎样的存在?信仰的意义又是什么?
……
虽然之后大都不了了之,但总感觉暗含深远的声韵。也许并没有到看懂的年纪吧,十年之后有机会再来看看,或许会有更深的感悟。
莫名的喜欢这本书的封面,简直有一种圣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