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996:打工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过劳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过劳死”的威胁对象目前已不是哪个行业独有的现象,IT、广告、媒体、医疗以及金融等行业是过劳死的重灾区。一项调查显示,2015年,北京57%的白领睡眠时间小于7小时,只有26%的白领三餐可以规律起来。

“过劳”似乎已成中国职场的常态。过度加班又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有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约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不同行业的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小时/周)


在2011年至2017年,住宿和餐饮业一周的工作时长大多都在50小时以上。紧随其后的是一周工作48小时以上的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等行业,而像互联网、计算机等软件、信息技术行业的工作时长与其他工作一样,大多在40~45小时区间内。



劳动法关于加班时间的规定: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很显然,除了极少数企业,各大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违法加班的现象。矬子里面拔将军,好一点的企业会依法支付加班费。某些无良企业甚至逼迫员工免费为其加班。

有一种声音是我们国家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创造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财富,因此我们不得不去拼命。这种观点在改革开放早期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当时我们刚打开国门,只有通过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低成本的劳动力吸引外资。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依靠开采资源、破坏环境、低成本劳动力发展的经济模式已经遭遇了瓶颈。

阅读党和国家近几年的大政方针不难发现,党和国家正在摒弃过去那种以GDP为唯一指标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因此,进行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亦为大势所趋。我们的企业应当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而非想方设法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中国的老板们严格遵守法律、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大环境依然残酷的时候,希望各位打工人拒绝过劳,照顾好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