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价值问题的一个回答

我们为什么需要“价值”这个概念?或者说“价值”概念是为了回答什么问题而提出来的?怎么看待有人说“主流经济学已经抛弃价值概念只考虑价格了”这个说法?一个商品的“价值”可以被量化吗?(感觉关于“价值”还有好多问题啊)

我们为什么需要价值概念

原因是经济学家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充当了市场“看不见的手”。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存在着一个调节中心,实际经济围绕着这个调节中心做混沌运动。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所谓的调节中心就是价值,揭示价值运动的规律被称为价值规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价值概念是用来分析经济的长期趋势和内在的、深层次的运行规律而诞生的。

怎么看待有人说“主流经济学已经抛弃价值概念只考虑价格了”这个说法?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主流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表面的运行规律,而价值概念又不是直接可以观测到的,因此主流经济学拒绝了(劳动)价值概念。在主流经济学里,价值通常指的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或者商品的客观属性,很多时候也直接等同于价格概念。

主流经济学用均衡理论解释价格的形成机制——生产者在生产函数的限制下通过利润最大化来确定供给,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通过效用最大化来确定需求。供给等于需求时确立(均衡)市场价格和(均衡)交易数量。

主流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后凯恩斯经济学等非主流经济学所批评。但是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我在这里就先不提了。

根据谢克的真实竞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应当遵循如下的逻辑链条:

1. 劳动价值论 —— 2. 市场价值论 —— 3. 生产价格论 —— 4. 调节资本的生产价格论 —— 5. 真实竞争理论(我在末尾附录简要介绍了真实竞争理论的价格理论)

从1到5逻辑依次展开,也就是说从抽象走向现实。1 2 3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阐述的理论,这三者依然停留在相对抽象的水平上,因此不能用来直接解释现实。4和5是谢克依据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的新兴理论(2016),我个人认为是1 2 3的逻辑的继续展开,因此4和5可以被直接用来解释现实,尤其是5。

你也可以倒过来看。从5到1实际上就是马克思经济学由表到里,由浅入深地探索资本主义经济各层次运动规律的过程。其中5由4所控制,4由3所控制,以此类推。

一些对1. 劳动价值论的批评从这个理论看来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熟悉导致的误读。例如有些人批评劳动价值论不考虑供求关系。但实际上,供求关系在由5到4的时候就被抽象掉了。自然在劳动价值论的时候早就没有供求不一致现象了。

一个商品的“价值”可以被量化吗?

可以。

首先理论上价值有质的规定。因此价值可以被视为可被某种单位衡量的数值量。

其实在经验研究中价值量的估算方法已经存在。日本数理马克思派经济学家森岛通夫在上世纪70年代的开创性贡献使得我们现在可以利用投入产出表、矩阵工具和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估算商品的价值量。

目前测量结果通常表明根据马克思经济学估算出的商品价值量大概能解释现实的市场价格的80+%-90+%。尽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直接观测到价值量已近乎不可能,目前的经验结论仍然是证明劳动价值论成立的强间接证据。

@wtx 提到一些马克思经济学家主张放弃劳动价值论。在我看来,如果我们一旦真实竞争理论,即使在探讨资本主义经济的表面规律时不需要劳动价值论出马,但是在讨论其内在强制规律时,劳动价值论仍然是必需的。

附录:真实竞争理论(Real Competition Theory, RCT)的价格理论

1. 真实竞争中市场价格由厂商通过主动的定价行为给出。

2. 价格分为两部分:平均总成本和净利润边际。也就是说,价格=平均总成本+净利润边际。真实竞争里厂商通常通过在成本上设立利润率来确定产品价格。因此该方法被称为成本加成定价法。

3. 每个行业里都有掌握生产该行业商品的最佳再生产条件的资本。该资本被称为调节资本。掌握该资本的企业在该行业被称为价格领导者。其余企业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4. 价格领导者通过成本加成定价法设立一个价格,这个价格是其他企业定价的基准。也就是说,价格接受者会参考价格领导者的定价来通过成本加成定价法确立自己产品的价格。

5. 真实竞争中每个企业的成本不同。因此即使价格接受者会参考价格领导者的定价,对于同一种或功能相近的产品们,各企业所设立的价格也会不同。因此在同一行业内,同一产品或功能相近的产品会被不同企业以不同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不同企业设立的价格之间的差异通常不会太大。

6. 定价行为是厂商的重要行为之一,另一个重要行为则是削价行为。如果该行业的产品同质或者相近,那么拥有低成本的企业将很可能通过降低价格来抢占市场份额以在未来获得更高的利润份额。

7. 在长期,企业会每经过一定时长的周期后调整一次价格。该周期被称为定价周期。

8. 行业间的调节资本的利润率存在混沌趋同趋势。

9. 因此,该行业内的价格领导者在长期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个“各行业调节资本的一般利润率”进行成本加成定价,以期在长期获得围绕该一般利润率做混沌运动的调节资本利润率。

10. 因此,在长期,价格接受者会参考价格领导者的这一定价规律来进行自己的定价。价格接受者的长期定价变动会间接地反映调节资本利润率的混沌趋同趋势。

11. 如果我们想找出经济运动的长期趋势,那么就要找到这个“各行业调节资本的一般利润率”。因此我们开始关注这个调节中心。由此,我们从5. 真实竞争理论 抽象到了 4. 调节资本的生产价格论。

如果你想继续纯粹地探讨总资本在社会各行业间的流通规律。那么你需要从 4.调节资本的生产价格论 抽象至 3. 生产价格论。 而生产价格论就是资本论探讨过的了。

如果你想知道生产价格如何形成,那么你需要进一步抽象,从3到2,先探讨市场价值。

如果你想进一步探讨市场价值如何形成,那么你要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所以你要从2抽象到1。因此,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最抽象、最内在、最深层的但同时也是最不适合用来直接解释现实经济的经济理论。

如果你想要了解现实经济在表面上如何运作,那么真实竞争理论就够了。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真实竞争理论实际上由劳动价值论一步步推出来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