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想起当年高中时代写文字喜欢取笔名,取的第一个笔名叫:幻夏。美曰其名,似幻的夏天,当时一气呵成取完之后,非常沾沾自喜,感觉文采飞扬。其实那时连上万字都没写到,只是开始在那个绽放的夏天。
可能是从高中开始,才对这般酷热的夏天特别是初夏时节,有了极大的好感。还能想起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初夏夜晚,和好基友直奔网吧,泡了一个晚上,感觉一切如释重负。
人有些经历,有些回忆,偶尔想起来也是一桩美事,只是偶尔,过于沉溺便不理智。
2
个人酷爱历史。
在很小的时候应该是被《三国演义》给点燃了,对于历史如此喜爱,当然学生时代最多的接触历史形式,只是听故事,一个个历史故事,偶尔会想想为什么那些历史人物会这么做,然后从教科书本中了解一些前因后果,以及马后炮式的官方总结。
当时我真的不知道历史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就连现在也只是隐隐察觉到以史为鉴、从历史情境看人生的一些浅薄道理。就是这么单纯的喜欢,没有任何功利性目的性,纯粹简单。阅读或者听别人讲历史,有心理学所说的那个心流的感觉。
可能,只是我爱听故事罢了。
3
性格的定型来自于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源于每次的思维方式,最终那句性格决定命运,可以约等于每次的思维方式最终会影响命运。
命运的另一种影响方式那纯属叫一个偶然的东西了,没人知道这一刻和下一刻是什么偶然。我甚至有点深深的觉得,当年亲戚家一份别人送的多余的报纸,以及小到一次自修课上大家疯传的小纸条,都触发和衔接了那份偶然。我命运中的偶然。
不再以当年的眼光看待当时的问题,这应该是值得内心浅浅欣慰的好事。
4
记一个发现的规律。
大多数人都很喜欢赖床,特别是工作日闹铃响了之后按掉继续闷头大睡的那份滋味。可一到周末了早上往往和平时醒来的时间一样,睡意不浓,并且觉得继续睡下去没有工作日赖床时的欢悦。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我自己就深有这般体会。生物钟不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也许事关心理学。工作日,假设我们不能迟到,那么距离最后的起床时间是有明确限制的,越是在这样的限制下,身体本能和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反差,限制反差越是强烈,越是能获得一种落差下的肆意快感。而周末,没有了那条迟到线,爱睡到几点就几点,赖床的滋味肯定不如平时。
5
五一晚上看完这届奥斯卡的提名电影《爆裂鼓手》,感觉非常不舒服。剧情不表,反正观影过程比较黑暗和极端。我不懂发表影评,我只是从两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
从电影的剧本、情节、表现来讲,这种题材比较细分,也很细分,体现导演想要表达的那种极端情绪,所以刻画了一个又一个人物细节、人物情感。可能在专业电影评价角度,这部电影可以拿高分。
但我作为一个观众,也是看完这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两个字: 变态。这部电影最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在于冲击了个人的价值观。电影里表述和强调了要成为一个顶级爵士鼓手,老师就可以不折手段,侮辱、体罚、虐待学生,看似是一条极端走向人生顶峰之路。
任何人有所成就,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这我不否认。但我不赞同和认可的是,音乐也好,其他兴趣专业爱好也好,应该是报以一颗以爱之名的内心,发自肺腑地喜欢,在这种爱的发酵下延伸出来的精神与技能合一的最高境界,而不是通过体罚和虐待催生出来的一条极端之径。
我不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出一代名师,翻遍音乐界,从概率学上来讲,都几乎没有这种案例。为达目的不折手段,放在这个情境里还真不合适。当然电影只是想表达所表达的,我也只是阐述一下与电影相悖的价值观。
价值观相对正确,在选择上起码会少趟很多坑。
6
我们的生活看似是每个季节的轮换往复,其实都在进化中辗转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