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是个心理学概念,也称为共情。
真正的同情不仅意味着感受他人的痛苦,还意味着被感动以帮助对方减轻痛苦——丹尼尔·戈尔曼
它的基本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真正了解别人,就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同理心所说的,要做到“推己及人”:一方面自己不喜欢或不愿意接受的东西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另一方面,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推及他人喜好的东西或愿意接受的待遇,并尽量与他人分享这些事物和待遇。西方文化同样也有强调和推崇同理心的传统,基督教中的“黄金法则”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对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其实这就是同理心原则的体现。
心理大师荣格曾经遇见了一位女病人,这位病人精神不太正常,一直认为自己是从月球来的,并十分想回到月球上去。
在为她治疗的时候,荣格没有像其他医生一样企图阻止女病人的妄想症,而是十分感兴趣地听她描述她在月球上的种种经历。末了,荣格推心置腹地对病人说:“月亮虽然很美,但是现在你却不可能回去了。所以,请安心地待在地球上,幸福地生活吧,你会发现其实地球也很美。”后来,在荣格的劝说下,这位女病人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从此回到家中相夫教子,再也没有犯过病。
同理心并不等同于同情心。一个人即便不同情另外一个人,也有可能对其表示理解。
信任关系来源于同理心,要建立信任关系,就要在人际交往中逐步体现出自己的同理心,并以此证明自己是值得信任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你对别人越真诚,越善于倾听、体谅、尊重或宽容别人,别人也就会越真诚和信任。如此继续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后,人与人的交往就非常顺利了。
有人可能会问:“在人际交往中,信任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生活中,当你无意中冲撞别人时,如果对方非常信任你,在多数情况下对方会不会一笑了之?如果你们没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一次小小的冲突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英国作家麦克唐纳说:“信任是比爱更好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