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一直以为我是个好脾气的人。因为周围的人都说我脾气好,而且我也总是会在我受到委屈和不公的时候,选择隐忍以及退让。秉着“以和为贵”的人生哲理,我“好脾气”的活了二十年。
人生平淡,我也没有觉得丝毫不妥。第一次意识到问题,是我22岁的时候,那时在一家寄宿学校考研。同寝的一个女生很霸道,也很不讲道理,于是“好脾气”的我成了她觉得可以指使的对象。一次次过分的要求,让我极度不舒服,可又秉着“以和为贵”的人生法则,一次又一次,无限制地接受她的无理取闹的要求。同寝的其他女生,也不由地真心“夸”我:你脾气真好。脾气好吗?可是我干这些的时候并不快乐啊。直到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了,跟宿舍一个比较好的女生小bai说:“要不我还是换个宿舍吧”,小bai问我:“你怎么了?受什么欺负了吗?”我恍然,受什么欺负了吗?好像有,又好像没有。我只是在那个女生第一次任性使唤我的时候,没有厉声拒绝,而是笑一笑,接受罢了。她怎么不使唤其他女生干活?只不过是我的好脾气纵容了她的任性。看我不吱声,小bai说:“我不知道你受了什么委屈,但是从小,我爸爸就告诉我,如果有十个人欺负你,你就逮住一个打,这样其他人就会拉架,那么就没人欺负你了。”眼泪一瞬间就涌入眼眶,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从来没有人教过我:受欺负了,要去反抗。
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是一个很好的人,她为人和善,温柔善良,即便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她也会顾全大局,宁伤自己不害他人。她虽然没有对我说过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她用她的行为,教会了我要善良,要感恩,要学会平衡,要顾全大局,要以和为贵。从此,我就明白了:要让着任性的表妹,因为她还小。要包容无理的小商贩,因为他们也不容易。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对他对己都好。
我一直践行着这些美好的品质,可随着年龄的成长,我发现“好脾气”地对待无理的人,并不能让我舒服,那一刻我知道,我不是和妈妈一样的心胸宽广。我也有情绪,我也会计较,我也有小脾气,可是我不能显露,我不敢。于是我虚伪地坚持我的好脾气,人前,我是那个好脾气的和善待人的温柔女孩。人后,我只是一个受尽委屈,却不敢反抗的懦弱姑娘罢了。
毕业后,我在一家托管班上班,老板也是个很和蔼、亲切同时有大智慧的人,这也是我愿意在这一直干的原因。那天,我们去接一个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裤子上有泥,老板就很关心地问是不是摔了,小孩说:不是,班里来个新同学,他老欺负我,没事就踹我。我很自然地认为这就是小孩子之间的玩闹,所以笑笑没有说话。但是老板一下就严肃起来了,她认真地跟那个孩子说,:当你受到欺负时,你要先判断他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是,那就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如果能保护你的人当时不在你身边,那你就要学会保护自己……那一刻,我感觉周围都安静了,我就像是又回到了小学时候,我背着小书包,站在那,听着老师的教诲。
那一刻,我问我自己,如果早一点听见这段对话,那现在会不会成就出不一样的我。我想到了这二十多年的一切无声的委屈。我该怨母亲吗?不能,因为她就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她以身作则教会我了那些美好的品质,我不能怨她没有教给我与她人生不符的道理。我该怨老师吗?不能,因为老师的工作就是传授知识,没有老师有义务去真正的传授一些人生道理,我不能怨她没有关注到五十多个孩子里那个受了委屈的我。我该怨父亲吗?怨他没有给我一个完整的家,怨他在没有教会我学会保护自己的时候就离开了我。如果我这么跟他说了,他一定会说:不要怨天尤人,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没有人有义务教会你什么,你要自己去领悟。他说的都没错,现在的我已经领悟到了。可是二十多年的环境已经成就了现在的我,性格成型,习惯成型,做事风格已经成型。即便现在明白了受到委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道理,现在的我一遇到事的第一反应也还是:以和为贵。
我偶尔会自私地想:如果当初那个小小的我,那个还没有能力自己学会保护自己的我,那个人生观还没有形成的我,有一个温柔善良的妈妈,有一个坚强勇敢的爸爸,在那样的环境下,我是不是也能成为一个善良且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