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我该怎样和你告别?
文/宿茵
两年前,我来到这座城市。对它的第一印象就一个字——热,是把人放在锅炉上炙烤的那种热。我无处躲避,只能生生地受着这热。汗流满面的同时,心也跟着躁动不安。整个暑假过去,我都没能适应,心里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去。
也不是说讨厌它,只是人对陌生的东西天生有一种排斥。但凡发现一点不好,就会不由自主把它放大放大再放大。好像是为了印证心底那个小人的喃喃自语:我就说这儿不好吧,还不相信……带着一点不知从何而来的赌气性质。
固执地用一双排斥的眼睛去看一个还很陌生的城市,是很难发现它的优点的。
我也是在这儿生活了两年之后,才渐渐觉出它的好来。跟兴宁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经历初识,试探,交往,信任,熟悉五个阶段,逐级发展,感情渐深。有点像认识一个人,开始时印象并不好,可相处越久,慢慢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不知不觉被他吸引,悄悄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可以说,是对这座城市日久生情了。
我喜欢它总是很好很亮的天气。蓝天白云独独宠爱这座小城,一年四季常常现身,让匆匆行走的路人都有好心情。我最爱它这一点。
我喜欢它的夏天总是很长。短袖从四月穿到十一月,路边总有好吃的夜宵,水果摊上的西瓜堆成小山,所有的人都昼伏夜出,想方设法和炎热躲猫猫。这儿的夏天是很热,但进门有西瓜,出门有烧烤,相比之下热可以轻易被原谅。在我的世界观里,夏天是吃喝玩乐的季节,当然越长越好。
我喜欢它食物中的微甜。从小嗜辣如命的人自然是不能理解不喜吃辣的客家人,以至于一开始总是陷入自以为是的惋惜中:觉得不吃辣,不足以语人生。现在看,是有些年少轻狂了。后来的日子里,一点点去尝试本地小吃,竟也喜欢上了好几样风味独特的美食。
食物的大体味道是甜,总的基调是淡,颇适于养生。暗自猜想:这个城市的人该是心思细腻,懂得享受生活,会善待自己的人。因为,他们为自己和家人做清淡而微甜的食物,不嗜辣,不重口,不贪多,虔诚而认真地对自己、对他人。至少,这份用心的生活态度值得称赞和学习。
我喜欢遇见的那些可亲的客家人。他们说的家乡话新奇有趣,温柔好听。不是那种尖锐的、歇斯底里的、强刷存在感的语言,而是带着柔软、亲切又温吞的气质。让听者如沐春风,舒服得只想闭眼静静感受。我有幸成为一个倾听者,并且两年之久。
但在我心里,比话更迷人的,是说出这些客家软语的客家人。他们热情好客,彬彬有礼,时常对我这个外地小姑娘伸出援手,解决了我好多次的尴尬窘境,安慰了我好多回的焦急不安。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经历,现在已经收获很多亮晶晶的回忆。这些平凡的客家同胞,让我对这个城市放下戒心,愿意敞开心扉试着去喜欢它一次。
我喜欢南坛路上淡紫色的蓝樱花,喜欢校道两旁的小小桂花树,喜欢神光山的大喷泉。我还喜欢沐彬中学斜对面的沐枫书店,喜欢随处可见的甜甜屋,喜欢岁宝的珍珠奶茶和雅芳蛋糕店里面香气四溢的各类糕点。我发誓我真的不是吃货,我只是对美食比较感兴趣而已。
两年,这个城市已经承载了我太多的喜欢。她肯定不知道,她在俘获一个姑娘心意的同时,也悄悄改变了她对陌生事物的看法。在以后的生命里,她开始愿意去尝试、去接触生命中陌生的存在,愿意给对方也给自己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而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的喜欢言之不尽,剩下那些就留着独自享用了。
无法回避的一点是:它确确实实存在一些不可爱的地方,但在感受到它的温暖和善解人意之后,那些就真的不值一提了。就像家里养的一只小猫,虽然有时候会到处拉臭臭有点讨人厌,但我们想起它的时候一定会觉得温暖和幸福。
类似于一种我知道你不完美但怎么办连同你的这份不完美我都好爱的宠溺情绪。因为喜欢,所以你的缺点在我眼里成了真实,成了独一无二。
我在家乡、在亲人的庇护下安稳生活了22年,兴宁是我走出社会之后遇见的第一个城市。现在,我尚不能明白它在我生命里扮演了什么角色,但隐约之间我能确定它是我除四川之外的第二个故乡。这两年,它除了慷慨赠给我那些不计其数的喜欢外,还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对于这样一个她,我能想到最好的告别是:认真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创造出更多闪闪发光的回忆。经年后,带着更好的自己回来看她,像是来看生命里的一个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