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
很长时间没有更新我的工作日常了。
其实也多多少少在朋友圈微博以及与朋友们的聊天里零碎的渗透了一些。
最近也确实是很忙...
但是具体忙了什么,如同理棉絮,没有什么整体,却又牵连不清。
可能和朋友们吐槽比较多的就是跑外勤,跑社区的事情。
近一个月内,我跑了30+社区。
差不多把通州区三个街道的社区跑了个遍。
以至于我现在对于蓝橙色的事物极度敏感。
因为,见了太多社区服务站的牌牌了...
比如...
最忙的时候大概是一天奔波于八个社区。
几乎每一天我的导航画风都是这样的...
有一次要跑的社区,之间相隔距离特别的远。
愣是从运营区内骑到了运营区外。
大概我办单车月卡最划算,每一天真正地发挥了单车的最大价值。
每每跑社区之时,我无比向往以前闷在办公室里写不出来策划文案的日子。
甚至怀念起奥森健步走方案被批驳十四次的日子...
跑社区的那几日,正好天公作美,每一天都是阳光明媚,气温也是扎眼的35+
那几日也是不需要妈妈操心不好好喝水的日子。
每一天身体的水分流失根本比不上补充的速度。
路途的辛苦只是一部分。
每日跑社区的任务是为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
六月可以说有两个关键词围绕在我的工作之中:
"童心向党“”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
几乎每周开展的活动,做的宣传都是与此相关。
每次到了别人的社区,对白大概都是:
“您好,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是民政下属儿童福利项目承接的第三方社会组织,这边是给您这里儿童之家进行未保法宣传..."
"你是民政的?“
“不是的,我是社会组织的。”
“那你找谁?“
“我找您这边负责儿童之家的民政专干。”
“儿童之家是妇联的啊,民政专干是民政口啊,你搞清楚了再来好吧?”
其实,我也很迷茫,我到底应该是以民政自居还是妇联...
上面的对话还算是态度比较好的。
还有一些态度不太好的,真就是,开始飙脏话了
我心里就在想,社区的工作人员就是这么对待别人的么...
骂我是不敢骂回去了,只能是笑着脸解释自己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虽然人家依旧不配合...
当然,也有很多社区工作人员十分暖心,
看我热火朝天,大汗淋漓的来,会给我送一瓶水。
还会给我指路,告诉我怎么路线规划会更加的方便。
或许这就是社会冷暖的缩影吧,总会有好心的人,也总有那些有一些偏颇,没办法产生理解的人。
无法改变对方,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
跑社区这个事或许就告一段落了,未来我的工作里这项内容应该不会重复出现了。
其实调岗最大的工作改变,除了这样真的要实地跑社区以外,我的工作更加的流程化了。
活动前:准备物料,写好活动方案,提前编纂宣传新闻稿,招募志愿者
活动中:主持活动,拍照,协助
活动后:资料留痕,补充新闻稿
就是能够预知到自己的工作量以及工作的主题,毕竟每个月的活动开展会根据当月主要运营项目而来。
这与我之前做公益项目品牌传播还不太一样,
之前虽然是会根据项目的传播需求来进行工作,
但是传播需求会根据项目执行情况会进行更改。
总而言之,我还是希望灵活一点的工作吧...
现在的话,项目点是充分发挥我写工的优势。
每一天写各种各样的材料。
近半个月月,写了好多孩子的个案案例,每个案例4000多字。
大概就是无情的码字机器吧。
其实一线社工的转换,除了我的休息日已经变成薛定谔的单休。
因为开展活动要在周末才会有人来参加。
更多的也是真正地体会到助人自助的过程。
这种体会在走个案的时候会更加明显。
在他人的困难面前,我们可以做的是一个协助者,摆渡人的角色。
虽然我们不能替对方迎接困难,直接解决问题。
但是可以通过资源链接可以让他们逐渐地变好。
虽然这个过程是长期且持续的,我们也会有结案的一天。
但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我们是为他们生活的改善努力过的。
有人问过我,社工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其实我觉得它的终极价值就是,这个社会不再需要社工的时候。
社会问题得以解决,人们的生活也能够在自己理想范围内运行。
但是,这,看起来有一点天方夜谭。
不过有理想也还是好的,最起码可以为之奋斗。
这一个月的工作,其实越来越坚定,比起工作上带给我的实际价值以及情感价值。
我更希望,在这个年龄能够实现我自身的成就感。
我也很清楚,这个成就感,不是工作能带给我的。
至少不是这份工作。
或许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也是我这段时间的成长吧。
希望自己能够从工作的苦之中更能珍惜学习带给自己的纯粹感。
努力吧,还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