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论是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听名师现场课和讲座),还是自己利用闲余时间翻阅一些有关小学数学教学的文章,专家名师们都在倡导一种理念:“好玩的数学”,“数学很好玩”、“玩数学”……重点强调“玩”。“玩”——玩耍,孩子们的天性就喜欢玩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孩子一起玩耍,投孩子所好,孩子们不喜欢数学,才怪呢!孩子们喜欢数学,进而爱上数学,咱们做教师的还发愁孩子们学不好数学吗?专家名师真牛!跟随专家名师,更新理念、转变观念、行于实践,无疑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最好途径。
上周一间断停歇式的大致观听了一遍山西运城国际学校姚幸辉老师的演讲《数学本来就很好玩》,周日又静心认真观听了第二遍,并做了笔记,感慨姚老师为达到目标:发明数学、创造数学,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所选取的丰富素材、所设计的每一个活动。
如何设计让孩子们发明数学、创造数学?模拟情境创设;巧设问题设计;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引发知识冲突……姚老师在演讲中运用形象的比喻:种子—发芽—枝叶茎—花—果,通过案例设计的解说,使我看到了怎样实现让孩子们发明数学、创造数学。
从教师方面来说,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核心:有没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是在数学课堂内外教师有没有真正做到协助孩子在已有的数学观念水平上,通过适宜的途径,建构生成更为高级的、更为系统化的数学观念水平?经过内外作用,让孩子主动积极发明数学、创造数学。
说到适宜的途径,姚老师“玩游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低段的科学计数法——讲故事,彩泥捏塑游戏(伏羲造太极,盘古开天地:一、二、三。甲骨文的故事、创造数字、捏塑数字,赋予了数字内在的生命气息。);棋子拆分游戏—引导孩子经历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形成过程,由动作经验内化逐步建构生成加减法的概念,实现了手到脑的过渡,而非单纯的思考,即将低了难度,又自然而然让孩子们实现了发明数学、创造数学;还有实地跳格子游戏、数字圆盘、数字图、数字树;思维游戏:思维脑图——以小数为例,小数的诞生(命名、认读、位置制);比较大小(性质、估算、移动、单位换算);加减运算(运算顺序、口算、脱式计算、竖式计算、简便计算);解决问题(优惠购物问题、排序问题);未来发展(小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分数四则运算、负数),不仅让四年级孩子对小数有了清晰的知识网络,还让孩子掌握到整数、小数、分数、负数的学习内容无外乎就是上面所梳理的诞生、比大小、四则运算、解决问题,孩子们自然就会构建学习数学的观念。
小学数学中的测量:长度测量、面积测量和体积测量,变化的学习素材,不变的是学习方法,它们都经历这样四个步骤:确定测量基准;确定被测物体与基准的关系(倍等);统一测量基准(平移叠加、拉伸变换);不同基准之间的关系(单位换算),孩子们由动作经验内化,从一维测量观念上升至二维三维测量观念,由此实现了发明数学、创造数学。
实现让孩子发明数学、创造数学,其核心: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在两次的观听姚幸辉老师的《数学真的很好玩》,我想自己还是收获很多,接下来的就是行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