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l1978年起年味一直存在我记意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农村人,小时候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还能穿上新的花布衫,条件好的还能买来红绿绫带,绸子做的,扎在马尾辫子上,老美了。

七十年代,过的是大集体的生活。要过年了,村上的大队开始给各家各户分白面,大米,猪肉,瓜子,花生。看着爸爸把这些好吃的拿回家,我和姐姐屁颠屁颠的跟在爸爸身后,直到看见爸爸把这些好东西放进仓库。爸爸说等过年那天一家人一起吃,那时的孩子都很听话的,大人说不吃就不会要的。还是忍住了馋虫。

记得那时候的年货很少,人口多的分二十斤米面,五斤猪肉。人口少的分十斤米面,二斤猪肉。瓜孑花生也按人口分。这些东西平常是吃不到的,我们平时吃的都是粗粮。什么玉米面,大碴子粥,小米饭。我们被这些食物诱引着更加盼着早一天过年,真是望眼欲穿呀!

那时日子虽然清苦,可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过年的前两天,爸爸早己把冰灯做好了,就等着过年用。冰灯是用水桶装上水冻成的。外面冻成五六厘米时,就把水桶拿到屋,整个冰松动时,把水桶反扣到地上。中间的水还没冻实,就流走了,所以里面是空的。过年的晚上,把焟烛放在墙头上,用冰灯扣上。一排排冰灯都点着了,别有一凡情趣。过年那天的上午一定要把对联贴上,这是习俗,家家都贴,门上贴上福字,而且倒着贴,意思是福到家门。对联一贴,立马过年的喜庆颈就展现出来了。

吃完晚饭,大人们把瓜子花生都炒熟了,放在托盘里。然后开始包饺子,饺子包好了,就等十二点,开始发纸。这时院里点上一堆木柴,把火烧旺,再把早已叠好的纸钱点着,放到炕岩底下,锅台底下,窗根下,仓库房底下。这种习惯叫迎接百神下凡。然后,妈妈在屋渚饺子,爸爸在院内放鞭炮,这时才真正是迎接年的到来。因为传说《年》这个庞然大物,听到鞭炮就会被吓跑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切就绪,一家人围在桌前,该吃饺子了。但是,这时不叫饺子,叫元宝。妈妈会喊,孩子们都来吃大元宝了!我们就都来到桌前,但是不能先吃,按岁数大小排好位置,挨个给爸妈拜年。女孩点头行礼:叫,爸爸过年好,妈妈过年好!而男孩则要跪下嗑头,同样问好。接下来父母同声回答:好,好,快来吃团圆饭。这时一家人才围着桌子欢欢乐乐的吃起来。

吃完饭,快一点了,那时没有电视,孩子们的节目就是,穿上新衣服,几家领居小孩凑在一起,拎着早已做好的灯笼照亮,挨家挨户拜家。而大人也穿戴整齐,盘腿坐在火炕上吃着瓜子,花生,等着晚辈来拜年。孩子们每到一家拜完年,都能得到一些糖果,转一圈回到家,两个上衣口袋都装满了。孩子们盼了一年,终于有所收获,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挂满了开心。而每家人都会因为孩子们来拜年而热闹一阵。

回家后基本都得下半夜两点左右了,大人们不让孩子们睡觉,农村有个习惯叫守年夜。爸爸为了哄我们不睡觉,把早已攒好的零花钱给我们,都是一分二分的。我们吃着瓜子,花生,糖果,玩着石头,剪孑,布,带输赢的,一直玩到天亮。然后开始睡觉。

农村的年不是一天就过完了的,从初一开始,秧歌队就开始拜年了。男男女女穿的花花绿绿,踩着高脚,用木头做的高脚,有小一米高,绑在脚和腿上。我们小时候都练过踩高脚。绑脚和腿的绳子一定要牢固,否则会摔倒的。

小孩子们听到罗鼓响首先跑出去,迎接秧歌队。那真是罗鼓宣天,热闹非凡,基本整个村子的人都会出来看秧歌。而秧歌队是挨家挨户拜家的,每家院里都扭几圈,喊一些拜年,喜庆的话。主人会准备一些瓜子,糖果,茶水招待秧歌队。那时的人们真有人情味。秧歌队要在村里演几天的,孩子们就都高高兴兴的跟着秧歌队玩几天。

正月初五叫做破五,家家都得包饺子。这个习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知道,只知道包饺子,吃了就行了。而正月十五是全国人的元宵节,也叫灯节。我爸爸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做好灯笼,送到我家祖坟上去。如果风大,爸爸就会看着灯笼燃尽,风小时,爸爸把灯笼放到坟边就会回来。也许是年年如此吧,我们都觉得爸爸很孝顺,所以我家的传统就是孝敬老人。

过完正月十五,还有个节日是我们盼望的,那就是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母亲会用龙骨草加上小圆花布,各种艳色的,给我们穿个小龙尾巴,订在衣服后背上,说是去百病,也象征着一年好时运的开始。二月二这天家家都得呼猪蹄,记得家里那时只呼两个猪蹄,爸爸会给我们八个孩子分着吃。那时吃猪蹄总觉得是在吃,天间美味。都吃的甜嘴巴舌的。二月二过后,整个年算是过完了。农民们开始预备干农活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了1980年以后,农村包产到户了。过年又添了许多新节目。首先,家家年前开始杀猪,杀羊,杀鸡。肉预备够了,进入腊月,家家开始做豆腐,我们农村老人都会自己做豆腐。用自己家种的黄豆,做两大盘豆腐,冻一盘,放缸里保鲜一盘。那老洋井压出来的水泡豆腐,能放一个多月。

北方的农村还有个习俗,冬天包豆包,家家户户包几锅粘豆包。冻上,放在大缸里。包豆包那天,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都会来帮忙。包着大豆包,讲着东北笑话,那气份洋溢着满屋的欢乐。年越来越近了,蜡月二十三一过,得找一个扫日,扫房子。把满屋的尘埃都扫掉,除去一年的旧气。然后开始贴年画,自已用刀刻挂钱,画出图案,然后用刻刀刻出来。把挂钱贴在年画和门上对联的上头。那挂钱是用五颜六色的纸做的,贴完后倍感鲜艳。做完这些工作再看自己的家,焕然一新,有了过年的样子了。农村有句顺口溜: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有,三十晚上坐一宿。腊月二十八这天,家家都炖肉,呼猪肘子,一大锅。然后发面蒸馒头,三十中午一定要用馒头给老祖宗上供的。必须十五个馒头,放成三罗。我们依然还守着以往老祖宗留下的习俗。比如,祭拜先人和家普,我家是年年有的。过年那天就摆上了供桌,把家普放在上面,然后放我爷爷奶奶的牌位。最后放上一切供品,再放两个灯台,上面点上红蜡烛,一边放一个。看上去很有神秘感。因为老祖宗在上,所以这一天全家人说话都很讲究,还得小心点,怕得罪了老祖宗,显得不尊重祖宗们。这种气份显得很庄重。直到大年初二,供桌才撤下去。

斗转星移,几十年过去了,每年过年都会想起儿时的记忆。儿时的年味一直留在心中,不禁感叹,那时真好。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也进了城,住上了高楼大厦,可再也找不回那儿时过年的气份。#羽西Ⅹ简书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 //www.jianshu. com /p /ee 05f 7eff67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