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翁库尔村一个我在今天之前从未听过的名字,一个人口2700多人却有着160多公里边境线的村子。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就是在这样的特殊日子里,我和同事们来到了这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印象之一:山路崎岖、道路遥远,自然条件恶劣
一大早,一行近20名干部开始从阿合奇县城一路前行,目的地是阿合奇县哈拉布拉克乡,驱车近百公里才算是从县城到了乡政府,而我们这组小分队则要继续前行,因为我们的目的地是阿翁库尔村,一个边境线上的村子。
走着走着,柏油路变成了砂石路,车在山间穿梭,一边是陡崖一边是河床,可以说往左一步是万丈深渊、往右一步是碎石陡壁。“ S”型的山路上处处都是惊险,而我们的贫困群众就在一座又一座山的那边。从乡政府到阿翁库尔村又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五星红旗,终于到达到了目的地之一。
站在海拔3700米的高地,感觉自己也变成了巨人。天地广阔、山河相依,本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因为有了党的基层组织、有了基层阵地、有了“访惠聚”干部、下沉干部、乡村干部等一批扎根最基层的人,村委会门口小汽车、摩托车停了一长排,村委会院内穿着艳丽的柯尔克孜族妇女同胞挑起欢快的舞蹈庆祝自己的节日。沸腾的场面与荒凉的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印象之二:扶贫政策、到户到人,让每一个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
在与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村扶贫专干见面后,了解了村里扶贫工作情况、查看了扶贫档案,我们就开始了入户工作。首先,来到了村委会对面的牧民定居点,也在这里看了新时代牧民的新生活。
也许是这里的自然条件太过艰苦,也许是放眼望去不见色彩,这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红色安居房,让人看了格外兴奋,横平竖直的硬化路把定居点家家户户联系到了一起。推开门,看到柯尔克孜族大哥自己装修的房子,仿佛是看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谈话、查阅资料得知,村里的群众通过转为护边员、边民补贴、草场补贴、低保、游牧民定居等政策,从曾经逐水草而居向新时代牧民转变,从曾经的风餐露宿实现了现在的衣食无忧。谈到党的扶贫政策的时候,淳朴的牧民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印象之三:扶贫干部、脚踏实地,用自己的辛苦换取困难群众的幸福
扶贫工作,不做锦上添花,只为雪中送炭;
扶贫干部,不恋繁花似锦,只念困难群众。
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能做常人不能做的事,这就是扶贫干部。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更多一份信仰,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为了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为了贫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为了越来越多的困难户变成富裕户,扶贫干部执着坚守,以苦为乐。
信仰的力量,使命的荣光,我在阿翁库尔村的一天感受更深。结束了上午的入户工作,中午简单吃了两口饭,我们便抓紧时间向着边防线出发,去牧业点入户。道路更加颠簸、更加艰难,走了近2个小时,才到达牧业点上的第一户,我们一行详细了解牧民的生活情况、扶贫项目到户情况,力争把每一个问题了解清楚。沿着国防公路,趟河沟、爬陡坡,半天时间走了三户群众,天色就开始暗了下来。
虽然一天的奔波劳累不堪,可是看到牧民的笑容、看到他们的生活一天天变好,大家的疲惫也就减轻了不少。
在回县城的路上,伴着夜色,我和同事们渐渐沉睡,在睡梦中心中的牵挂变的触手可及、对家对孩子的思念有了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
晚上22:00,大家陆续回来。梳理今天的问题、计划明天的工作,崭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PS:今天的顺利入户,还得感谢村第一书记吕书记,在担任第一书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跑遍每一个沟沟坎坎,手绘了每一个牧业点、定居点的牧民分布图,按图索骥,我们才能顺利的开展入户工作,向吕书记学习,也被他的敬业、认真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