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看到一首首古诗被传唱,时而温润时而蓬勃时而又千回百转,着实的被传统文化感动了一把。上学时语文老师说过,诗歌诗歌,很多都是以唱的形式出现的,只不过流传到现在,只有诗不再歌。有一阵子还用过《普天同庆》的曲套曹操的《短歌行》唱过一段时间,虽说是千古名篇,但也要比单纯的背有意思的多。
《经典咏流传》算的上是首首经典,其间有两个片段,深受感动。第一个是尚雯婕唱《木兰辞》的时候中间插了一段唢呐,当高亢的唢呐声响起时,全场沸腾。上次听到唢呐还是在电影院看《百鸟朝凤》,当时被导演的情怀感动,电影最后的西洋乐器代替唢呐那一段看的惋惜不已,但同时又觉得固守着传统,迟早要湮灭,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是为什么同一个乐器,在这个节目里又焕发了生机?
另一个片段是一个不懂作曲的支教老师,自己摸索着教孩子们唱的一首《苔》,宛如天籁。“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小小青苔,就是你我这般微不足道的个体,就这么倔强的生长着,也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绽放舞台。很平常的一首小诗,代入到大山里的孩子身上,却会生出别样的感动。
过年和家人聊天的时候,八十多岁的爷爷说起来以前的传统和规矩,一板一眼头头是道,但是现在年轻的我们十有八九都不懂了。婶婶说起周围的家长有拿《论语》教孩子重拾传统文化也让我吃惊又佩服。是时过境迁了,我们再也不需要那些古老的文明吗?那这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又从何说起?文化需要传承,传承需要方法,诗歌的改编传唱,北师大教授的赏析,如沐春风。与其《百鸟朝凤》式苦苦抓住不让时代抛弃,不如想办法,换一种方式让大家去接纳。
(最后,传承不是照单全收,也需要去其糟粕,盐城的那个事儿就别传承了,快马加鞭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