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业进化之道学习分享(二)

接上篇,本篇主要分享杨学成教授总结的数字商业进化的四种途径:升维、变道、刷新、深潜。

升维是商业模式纵向进阶:打个比方,你本来在一条路上徒步前行,走着走着碰到了一辆自行车,当你骑着自行车在这条路上前进效率显然比徒步时提升了一个量级,但骑自行车所需要的能力也比徒步高出一个量级。更重要的是,自行车的出现对生态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得有自行车的设计、生产、维修、零部件供应商等机构配合才行,这意味着生态复杂度也随之提升了一个量级。假如你骑着自行车前行的时候,又得到一辆汽车,那你开着汽车在这条路上前行的效率又比骑自行车要高出一个量级。但显然,汽车所需要的能力也比自行车高出一个量级自行车自学就会,驾驶汽车却必须参加正规考核取得权威机构颁发的驾驶证才行。当然,汽车的生态配套比自行车复杂多了,除了设计、生产、销售、维修的各个环节都更加复杂,汽车还对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保险在这个阶段就是必需的了,而在自行车时代却可有可无。沿着这条升维路线,你还可以自行想象飞机的出现又会怎样改变商业生态。总之,升维概括的是商业模式纵向进阶,它趋向于更加复杂也更难驾驭的生态体系。需要指出的是,升维的源动力往往来自于技术革新,企业的商业模式将外部的技术演进内化以后,升维通常就会发生。

变道是商业模式横向扩展:变道不改变商业模式的结构,但会扩展商业模式的适用场景。打个比方来说,你本来开着车在这老条路上行走,开着开着,一打转向灯就开到了另外一条路上。车还是原来的车,但路不再是原来的路了,这就是变道。车隐喻了商业模式,而不同的路就是不一样的应用场景。所以,变道不是商业模式的自我升维,而是既有商业模式势能的跨赛道释放。变道体现的往往不是将外部技术变革内化,恰恰相反,它是内部商业力量的对外释放。变道进化表现出更强的跨界侵略性,通常是对新进入场景中既有物种的降维打击。正如你开着汽车闯进了自行车的队伍,那些蹬着自行车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你的汽车绝尘而去,再怎么用力蹬都抵不上你轻轻一脚油门。更加要命的是,商业模式在变道进化的时候,都不会给你打转向灯提示,它会一脚跨进来,然后将整条路都给堵死,让你连蹬自行车的机会都没有了。变道的源动力来自商业势能,而商业势能在很多时候表现为用户规模,所以变道进化的组织一般在既有赛道上积累了足够庞大的用户数。换言之,一旦积累起庞大的用户数,那么组织进行变道进化的窗口期就打开了。

刷新是商业结构水平复制:如果说变道是把汽车开到另一条道路上的话,那么刷新就是把人行道改造为车道,以使传统道路的运行效率大幅度提升。所以,刷新不是把自己的车开到别人的道上,而是修好了道,让别人的车来开。这种做法是数字商业结构在传统经济中的复制型改造,其要害是不改变结构本身,但刷新之后呈现出不一样的内容。就像我们上网的时候点击浏览器的刷新按钮一样,网站的结构没有因此而改变,甚至很多过去的内容予以保留,但却同时呈现出了之前不曾有过的全新内容。

深潜是技术创新纵深制胜:深潜相当于通过挺进纵深的技术创新来重塑整个商业生态的玩法,既改变了车,也重新修了路。这是最难的一条进化路径,也是最考验数字企业实力和生存能力的一条路径。尤其面对当前的全球化局势,数字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不得不学会深潜,不得不学会在黑暗、高压、低温、高盐的环境下生存。就像华为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潜布局一样,这家公司的极限生存能力值得每个数字先锋学习,而未来在中国大地上,必将出现越来越多像华为这样的“深海生物”。


升维

从产业的中观层面来看,数字技术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信息、决策和信用的数字化流动让产业跨界的门槛越来越低,所以才会出来那种“跨界打劫”的现象,过去那种泾渭分明的产业格局、井水不犯河水的产业运营模式一去不复返。所有的企业都必须面对一个“错维竞争”的全新事实。

维度困境:相比于“错维竞争”,同纬竞争是目前企业经营中的思想惯性,说到竞争对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跟我们生产和提供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打个比喻,当一只蚂蚁面对另外的蚂蚁进行竞争的时候,比拼的是实力和耐力,你一拳我一脚,这是我们熟悉的竞争方式;一头大象想要喝口水,走过一片草坪,踩死了很多蚂蚁。对于大象来说,喝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蚂蚁来说,根本不知道有大象这种生物,却被不知道的生物踩死了。更悲催的是,大象踩死了蚂蚁,还不知道蚂蚁死了。更更悲催的是,大象根本没有想踩死蚂蚁,蚂蚁却死了。这就叫,我消灭了你,却与你无关!

将竞争限制在同维层面,是我们大多数企业的误区,其实致命的打击往往不是来自友商,它们充其量只会阻碍发展的步伐,但很少构成致命打击。所以真正造成铅笔圆珠笔产业下滑的原因不是铅笔圆珠笔企业的竞争,而是出现了打字机和电脑等更好的书写工具。底层的原因是用户的需求升维了,而我们还停留在过去的商业模式。同维竞争比拼的是抢占资源的效率,是一种效率竞争,而非维度竞争。类比商业领域,同维竞争中运营强者胜。例如在出行行业,早期滴滴跟快的的竞争就是典型的同维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整合,后来滴滴跟Uber中国合并也属此类情况。只有整合才能保证以最优的效率利用和独享生态位资源,传统经济讲究效率优先,数字经济讲究效能优先,只有充分占据生态位,才能展开升维跃迁。

升维进化:如何升维呢?杨老师认为,升维过程会经历四个步骤--针样切入、线状裂变、平台发展和生态演进。简单来讲,就是点、线、面、体的进化过程。完美演绎升维进化的,莫过于微信的发展。微信隶属腾讯,掌舵者是曾经凭一己之力开发出邮箱软件“Foxmail”的张小龙,性格低调内敛,做出的产品无与伦比。从2011年1月21日上线到现在,月活用户超过了11.5亿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应用”。相比于微信的普及,市面鲜有微信产品进化的逻辑材料,杨老师和他的团队研究微信各个版本的迭代,以旁观者的角度解读了微信的升维进化之路。

第一步,针样切入。所谓针样切入,就是准确识别用户痛点,提出解决方案,打深打透。2011年1月微信刚上线的时候,主打口号只有5个字--免费对讲机。针对用户两大痛点:“免费”、“对讲”。彼时的微信,对标的是运营商的应用。其实微信也能发文本,也能发图片,但是为什么没强调呢?因为短信也能发文本,彩信也能发图片。只有语音对讲在运营商业务体系里面没有,相当于微信比运营商的短信彩信业务提升了一个维度。此外,运营商的业务是收费的,而微信提出了免费,这就又提升了一个维度。“免费对讲机”争取了两个层次的维度空间,准确命中了运营商业务的维度空间,实现了降维打击。从此运营商短、彩信业务雪崩式下滑,再也无法反弹。

第二步,线状裂变。如果微信只是做到了免费对讲机的话,我们可能就见不到现在的微信了。移动互联网是“APP逻辑”,APP需要运营,运营则需要经得住三个指标的考验:下载量、留存度和活跃度。在第一步升维成功后,微信很快展开了第二步升维,从工具到社群的升维。微信4.0版本,推出了我们熟悉的朋友圈和公众号,从此再也不用担心活跃度的问题了。我们都是微信的用户,可微信却从来没有对我们做过传统意义上的“客户关系维系”,比如生日的时候从来不会收到祝福,但是反过来我们却对微信都很忠诚。朋友圈的功能居功至伟,有了朋友圈之后跟朋友聊天的场景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我:最近忙什么呢?

你:没看我朋友圈吗?

我:什么叫朋友圈?

你:你都out了!把手机给我。

(你拿过我的手机,帮我下载了微信,然后告诉我这就是朋友圈)

微信的大量新用户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用户帮助微信发展和维系了用户。当你的家人、同事、同学都成为微信用户后,就会建立一个个家庭群、工作群、校友群。从此,你再也离不来微信了,因为你的家人和朋友都在微信里,而你的家人跟朋友也是这么想的。结果我们都离不开微信了。点赞、评论更不必说,我们在朋友圈完成了一次次的社交活动。

如果说朋友圈是面向C端(customer,消费者)用户,那么公众号突破了B端(business,商家)用户的发展问题。推出公众号后,商家借助公众号进行扫码关注,注册营销。有趣的是,商家在维系客户的同时也帮助微信维系C端用户,实现了“双边效应”:C端用户越多,B端入驻就越多;B端公众号越多,帮助维系的C端用户就越多。微信既不用理会C也不必理会B,他们自己就能玩得挺好。

朋友圈让微信用户沿着社交关系链裂变,公众号让微信用户沿着行业条线裂变,最终微信第二步升维成功。

第三步,平台发展。奠定微信平台地位的是5.0的支付功能,更重要的是微信支付上线后,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走过了支付宝10年的路,支付宝花了10年的时间让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习惯电脑和手机支付,结果微信不费一枪一炮就把这些用户收割了,而微信只是用了一个类似于游戏的功能--微信红包。看到红包后,我们就想点开,收到了里面的礼金,时间长了我们也开始给别人发红包。这时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提现,那么就得把你的银行卡号交出来,二是不提现,那么这笔钱就成了支付平台的沉淀资金。不管你提不提,微信都赚到了。最后我们都悄无声息地成为了微信的支付用户。搭载了支付功能的微信,俨然成为了一个平台,为腾讯的其他业务开始赋能:游戏、视频、读书等等,支撑了腾讯生态体系的持续繁荣。但这还不算完,毕竟腾讯自家生态再大,也是有限的,接下来微信开始向着生态演进。

第四步,生态演进。从平台到生态,微信用减法做了加法,最终实现了乘法的效果。是不是很神奇?我们来看一下。原本腾讯旗下也有电子商务板块,包括QQ网购(B2C)、拍拍网(C2C)以及收购的易迅网,如果腾讯做电商,可能永远做不过京东,那么既然如此,换个思路来思考。2014年3月,腾讯宣布与京东战略合作,旗下电子商务板块全部并入京东,京东将接入微信一级入口位置,腾讯获得京东15%股份,这次合作腾讯减掉了自由电子商务业务,加进来了最大的垂直电商平台,两家公司实现了乘法合作双赢。

这种合作模式屡试不爽,美团点评、滴滴出行、同程艺龙、猫眼电影、拼多多、转转二手、贝壳找房、唯品会。打开你的微信-支付-第三方服务,“衣食住行”一网打尽,腾讯减掉了自己的鸡肋业务,加进来的是中国最顶尖的成熟平台,通过微信11亿的月活用户为这些平台赋能,最终实现了乘法的效果。

从此微信成为了平台的平台,这就是微信的升维之路,然而微信还没停止升维,小程序等等,本篇不做赘述了。有兴趣的可以查找网上资料及书籍学习查看。


变道

相比于升维,变道并不涉及商业模式的进阶,而是商业模式在不同环境下的释放。杨老师主要分享了滴滴出行的变道进化之路。

补贴大战:2013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分水岭,这之前免费为王,这之后免费为王。2013年后,只做到免费信息服务还不够,还要花钱请用户来用你的免费服务。经过一年多的与快的的几轮补贴大战,最终滴滴与快的在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宣布合并,接下来迎战全球出行鼻祖--Uber,最终Uber损失惨重,在2016年被滴滴收购,自此中国出行市场滴滴一家独大。

野蛮变道:滴滴依靠补贴迅速增加用户数量后,开始强力实施业务变道。在培育起“滴滴打车”这个赛道后,接下来推出了“滴滴专车”,使用场景变了,车没变、路变了。滴滴打车应对的是市内交通,专车面向的更多的是飞机场、火车站、码头等目的地的商务出行。关键是变道策略在商业上是非常粗暴的,在一个商业模式侵入一个全新的场景后,会对既有生态入侵,直至堵死。“易到用车”,在滴滴专车上线后,很快迅速萎缩,最后不得不被奄奄一息的乐视收购。接下来滴滴推出了“滴滴代驾”,商业模式跟打车相同,打的都是司机,上线之后中国最早的代驾平台“e代驾”日子就不好过了,迅速销声匿迹,现在几乎听不到这家公司的声音了。

而且杨教授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滴滴不仅可以打“司机”,还可以打“人”:比如保洁上门服务、上门美甲、厨师上门做饭等等;还可以打“货”,既然可以把一名乘客从A点带到B点,对于货物也是想通的,那么一旦上线,“货拉拉”又该何去何从?基于出行数据,有高精度的路线算法,那么滴滴能不能打“饭”,显然也是可以的,这个变道更为残酷,跨界互搏,与美团饿了么一决高下。

总而言之,变道需要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现成的赛道。正是在不断地变道进化过程中,中国本地服务业完成了数字化进化,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应用之一,是中国互联网丛林里诞生的全新物种。


刷新

“刷新”就是大家天天刷微博,抖音的那个动作,它的作用是重新出发去寻找目标。杨教授书中的“刷新”另有内涵:赋予现有产品或业务全新的商业含义。听起来不太好懂,我们举一个小米的例子,看看什么叫做“刷新”。

2010年,雷军和小伙伴们在北京银谷大厦同饮一碗小米粥,闯进了中国手机市场。小米从开发“米柚”(MIMU)操作系统开始,借助手机发烧友们对HTC手机的刷机“游戏”,很快“借尸还魂”,完成了操作系统的“刷新”迭代,还顺便收获了100万粉丝。然后小米依仗巨大的粉丝效应,以“发烧级硬件+极致性价比”的口号开动了它的第一批手机生产。利用类似于中奖般的预订销售模式,刷新了制造商对手机市场资金周转率的认知,顿时让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里光芒万丈。

很快,大家发现小米是依靠挤压上下游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这时,以营销渠道见长的VIVO和OPPO,和以技术见长的华为加入了智能手机赛道,他们直击小米的要害,使得整个手机生态迅速以这些公司为中心聚拢,小米模式刚被捧上天,又被广泛质疑。经过一番卧薪尝胆之后,小米开始新一轮的“刷新”,小米正在煮成粥。小米开始做空气净化器,手环,扫地机器人,移动电源,款款都是爆品。那么我们问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原来小米拥有一个叫做“生态链闭环”的机制,用和手机相同的能力刷新了更多的传统业态。

刷新是商业模式的水平复制。这种复制型改造不改变商业结构本身,但呈现不一样的内容。


深潜

杨教授用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做引子,回顾了华为通过30年的不懈努力,远远甩开国际同行,孤身下潜到无人区的历程。我们以华为人工智能为例,来看华为的“深潜”之道。

华为一上来就选择了人工智能领域中最深的“全栈智能”,比IBM更进一步,它要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做到全盘通吃。

2018年,华为开始对标英伟达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昇腾系列”,紧接着又研发了“鲲鹏处理器”,这两项壮举突破英伟达和英特尔的全球垄断,“昇腾+鲲鹏”组合成了华为人工智能的引擎。随后,又建立自己的“达芬奇架构”,将英伟达的2D结构升级到了3D 结构,更高效;并且推出了自己的MindSpore计算框架。

完成了人工智能芯片,计算架构和计算框架之后,华为等于组装好了飞机,接下来只需要安装座椅了。华为向客户交付ModelArts一站式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到此,华为的飞机已经造好了,接下来它需要水,电,煤油,也就是“云服务”。云服务,讲白了就是把计算,存储,传输等资源服务化,变得像水电一样按需使用,按量付费。

国内的云服务本就起步晚,而华为又因为不想抢客户——国内电信运营商的生意,迟迟没有发展自己的云服务。华为有人工智能和5G技术在手,独独缺了云服务,等于是有了飞机没有油加。被迫无奈下,华为不得不痛下决心,开发出了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原生云数据库,不为铺业务,只为自身技术发展,成为中国第二个拥有全栈云的公司。另一个是阿里巴巴。

做好了全栈智能,华为将为客户打造便利的操作系统。客户端,也就是在“云下”,华为有”鸿蒙”系统,如今华又开发了“云上”的“瑶光”系统,配合它的5G技术,华为可以从上到下为客户提供计算和数据服务。华为就是这样“技术上打到底,业务上拓到边”的深海巨人,它将带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智能装备,乘着5G,AI和云,这未来智能经济的三架马车一往无前,由鲲蝶变为鹏。

所以,所谓“深潜”,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纵深制胜。这是最难地进化之道,也是所有商业模式终将需要面对的必经之道。


以上就是数字商业进化的四种途径的分享,内容多为杨老师《蝶变》一书中的案例引用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随时找我借阅此书。下一篇将分享《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信联网》内容,下次分享再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1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96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4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3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5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8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