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与社会发展

高二六班 廖国锋 46

    之前红极一时的共享经济,现在好像终于褪去了热度,步入了正常、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说到共享经济,就不得不提到共享单车,它是共享经济最早出现的形式,也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共享经济。

    从一开始十几家单车企业互相厮杀,到现在只剩下几家单车企业,经过了这场激烈的淘汰赛,共享单车终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但不约而同的一点是,共享单车的运营范围都在往市中心收缩,郊区大都难寻共享单车的足迹。

    从地理角度来看,郊区没有禁止摩托车通行,各家各户基本都有摩托车、电动车,对共享单车的需求较少。郊区地形没有市区平坦,一条马路常常是一个大斜坡。在之前的骑共享单车的体验里,共享单车本来就比较笨重,且没有变速功能,骑起来需要耗费更大的力气。在上坡时,就像跑长跑时累得你上气不接下气,试想上班族早上骑共享单车去上班,到了公司门口,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着实很狼狈。

从社会环境来看,郊区的公民素质还不达标。在之前共享单车还在郊区运营时,就有出现许多不文明的事情。在地铁口揽客的摩的司机,因害怕共享单车抢走生意,便用打火机烧烂单车的二维码。树头边,垃圾桶旁,人行道旁,到处可见倒下的共享单车。我家就住在郊区附近,最夸张的一次,我打开手机找单车,发现有一部单车的定位竟然在河里。还有更为严重的,共享单车的锁被破坏并加上了私锁,成为了私人单车。

然而,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助力单车,似乎混得风生水起。同样的地方,同样摆的是单车,却整齐划一,没有遭到破坏。在了解了它的运营方式后,让我想到了"破窗效应"这个名词。原来,这种助力车靠电力驱动,需要经常更换电池,这样一来,每次工作人员来换电池时,把倒下的单车扶起来、摆整齐。这样做之后,竟然就没有人随意去破坏单车了。反观之前的共享单车,倒像一个孤儿,没有人管理,仅靠用户的自觉把单车摆好。这样的后果就是,一辆倒下,辆辆倒下;一辆被破坏,辆辆被破坏。这里是破窗效应在生活中十分现实的一个例子。

共享单车,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不得不说,共享单车把很多人性的丑陋都暴露了出来,但同时也是建设现代社会的一个伟大尝试,种种问题,大都是无可避免的,大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