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我经常会体验一种小恐慌的感觉,不是那种天崩地裂的恐慌,脑袋一片空白,身体僵住的那种呆若木鸡。那种小恐慌的症状是:头皮发麻,心里突然塌陷了一角,情绪又绝望又不甘。比如,早上我做了一下GMAT的模考,速度和正确率都跟不上,我就瞬间小恐慌了。我有时会看到朋友圈里面很优秀的朋友的分享,我也会小恐慌一下。还有看招聘广告,看那些特别现实主义的文章,都会让我陷入小恐慌中。
我分析小恐慌的原因是在那个瞬间,意识到自己和梦想之间的差距比想象中的更大。有些人的反应可能是焦虑,然后漫天问问题,搜索答案,或者转移注意力看视频、打游戏。我的反应则是小恐慌,脑子发射着无数的弹幕:“完了,完了,完了。”“啊啊啊啊啊啊”。这种瞬间的情绪其实很煎熬,很难受。比失败后的坏心情更加深刻,比沮丧的心情更加挠心。
然而这种恐慌也不无作用,至少度过那段时间之后就更有动力,更意识到需要努力了,是吧。后来,我意识到可能我出现小恐慌的瞬间就是我在学习区和恐慌区边界徘徊的时候。
引入一个说烂了的概念,OUT OF COMFORTABLE ZONE跳出舒适区。想象三个同心圆,从里面再外面依次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呆在舒适区会让我们醉生梦死,学习区能让我们提高,恐慌区会直接让我们放弃思考、懵逼状态。所以,如果想要成长的话,最好呆在学习区。而最快的成长方式是呆在学习区和恐慌区的边际那里,刚刚好不懵逼、保持学习状态并且有最大的动力。
虽然这么讲好像呆在那个边际是最优项。并不是啊,世界上总是有TRADE OFF此消彼长的交换。呆在那个边际的代价就是波动的自我评价和情绪,在偏向学习区的时候,会肯定自己、充满活力,在偏向恐慌区的时候,会妄自菲薄、绝望。简直是冰与火的考验,好难受啊啊啊啊。举个例子,我和我爸爸在视频通话的时候,常常会有很矛盾的回应出现。我会说:1.“拜托,我是谁啊!”2. “要死了,我觉得自己好差劲。” 我爸爸总是一脸疑惑地问我,你到底是结果不错还是不怎样啊,怎么给了我两极分化的答案。 这大概是我处在边际处的另一个证明吧。唉,经常会觉得难受,经常又觉得一片光明,神经病一般的情绪线呢。
所以,我觉得还是处在学习区中央最好了,每天都很活力地去奋斗,而且沮丧的次数也不多。那些每天晒打卡的孩子们呆在这个区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我觉得呆在哪里有时候不是个人选择的。其实只要调低预期就可以往里面移动,但是我一旦调低预期,感觉心情舒畅了很多,而且任务的难度也降低了,成功率就上升了。当成功率一上升,我就会调高预期,最后兜兜转转又把自己放在了边际位置【容我翻一个白眼】。
总之,我已经意识到我的生活会一直有小恐慌的如影随形,所以完美的一天对我来说可能是一种奢望吧。但是,没有办法呀。全盘接纳下自己的特点,然后小恐慌的时候,不断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马上就会过去的。” 自我疗伤,自我调整,自我激励。
在看的书:Purple Cow Seth GodinThe
Start with why Simon Sinek
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e Sarah Bakewell
看完的书:Marshmallow Test Walter Mis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