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这门课程期间,我有幸阅读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经典名著《动机与人格》,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心理学领域的经典原著,又一次体会到了阅读原著的刺激与乐趣。本书第三部分“自我实现”给我的震撼最深,在读这部分时,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兴奋、激动与狂喜,也许可以称之为高峰体验吧。这本书解决了一个长久以来困绕我成长和认知的难题,它使我认识到:一定要去勇敢地做一个自我实现的人,这是一个人发展最理想的状态,即使遭遇莫大的困难也值得。
在大学后期,我经历了一次严重的价值失落,以前接受的那一套官定的价值被更普适的价值取而代之,我开始以哲学的视野来批判性地看待周遭一切。其阵痛与不安让我很久都难以适应,现在基本上从中走出来了。我由此想到了一个核心问题: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换言之,最理想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决定了我们在实践中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从价值重建到读本书以前,我的基本看法是,人应该沿着真、善、美等普适价值的方向,不断创造与超越,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独一无二的个体。但这仅仅是我的想法,在现实中我还有不少疑惑。当我读到本书时,我对自己那套看法就完全有了信心,我的看法本质上其实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下面就结合我阅读的思考和自己的若干体验和来具体阐释自我实现理论的核心要素“自我实现的人”。
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一级,自然而然地代表了人所能达到的最高且最理想的状态,故自我实现的人就是最理想的人的一种类型。自我实现“指的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第29页,以下只标页数)。
作者在进行过一番“非正式的个人探索”性质的研究后,“得出以下对自我实现的人的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总体印象”,即自我实现的人的基本特点:“对现实的感知、接受、自发性、以问题为中心、超然独处、自主、清新的鉴赏力、高峰体验、人类同族感、谦逊与尊重、人际关系、道德规范、手段与目的、幽默感、创造性、对文化同化的抵制、不完美、价值、二分法的消解”(161)。随后作者逐一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对现实的感知。我觉得自己还具有良好的理解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勇于追求真理,因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亚里士多德语)。“自我实现者更倾向于领悟真实的存在,而不是拘泥于他们自己或他们所属文化群的愿望、希望、恐惧、焦虑以及理论或者信仰中”(162-163)。有时候,我追求知识的需要远远超过了满足生理、安全等的需要,这符合需要层次理论的特例。
接受性。我也能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现状,尤其是接受自己的缺点。不把自己当完人,不将世界看成完美的,心里就会坦然很多,言行也就更加自然。我过去的一大错误就是坚持完美主义,只图面面俱到,全面发展,结果反而没培养好自己的长处。
自发性。“这些人有相对自主的、独特的、不遵从惯例的道德准则”(166),“他们愿意与那些允许他们更自由、更自然、更有自发性的人们共处,这使他们能够摆脱那些在他们看来有时是费劲的行为”(166)。我也是这样,行为坦率自然,不喜欢很多无聊的乱事。有时觉得自己个性太强了,似乎不怎么合群,故每每于心不安。这应该是自我实现的人必须付出的“代价”吧,即在他人看来我们是古怪的人。
以问题为中心。他们“通常关心那些我们称之为哲学或伦理学问题的永恒话题和基本原理。这些人习惯于生活在可能的最宽广的参照系中,他们似乎永远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活动于其中的价值体系宽宏而不狭隘,是宇宙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是以世纪为尺度的而不是权宜之计。总之,无论多么朴实,这些人都是在某一意义上的哲学家”(168)。我觉得这段话完全就是在说自己,我也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以外的问题上,关注那些不朽的、永恒的、核心的话题,毕竟外在的物质转瞬即逝,没有理由把过多的精力虚耗在上面。
超然独处。他们能够“自我决定、自我管理、积极、负责、自我约束、有主见,而不是人云亦云、为他人左右,是成为强者而不是弱者”(169)。与独处相关的就是阅读与沉思了,这是享受精神愉快的最佳时候。美国永恒主义教育哲学代表人物赫钦斯说:“人所能享受到的最为持久的乐趣,就是发现(以及全新发现)可能存在的世界”。既然很多好处独处就可以获得,为何还要去向外界寻求呢?
自主性。我逐渐发现,自身蕴含的力量无穷,今生能开发出十分之一就很了不起了。“他们主要的满足就不依赖于现实世界、他人、文化或达到目的的手段,总之,是不依赖于外界来实现的。可以这样说,他们自己的发展和持续成长依赖于自己的潜力以及潜在的资源”(170)。
清新的鉴赏力。“自我实现者具有奇妙的反复欣赏的能力,他们带着敬畏、兴奋、好奇甚至狂喜、清新而又天真无邪地体验生命的基本内涵”(171)。很多事物其实本身就很美,一直都很美,我们却视而不见,这往往是因为我们的感觉迟钝了,须知这是我们自身的问题而不是事物本身的问题。作者对此说过一段振聋发聩的话:“对自身幸福的熟视无睹是人类罪恶、痛苦以及悲剧的最重要的非邪恶起因之一。我们轻视那些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我们往往用身边的无价之宝去换取一文不值的东西,留下无尽的懊恼、悔恨和自暴自弃”(172)。
高峰体验。作者描述了高峰体验来临时的一些相同的感受:“无限宽广的地平线在眼前展开、同时出现未曾有过的更有力和更无助的感受、极度的狂喜、迷茫、敬畏感、失落于时间与空间之中的感受,最后,意识到发生了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事情的感受”(173)。我在生活中也不止一次有过这种高峰体验,尤其是读到特别震撼自己内心的语句,或者是彻底想通了某个问题。作者将经历高峰体验的人称为高峰者,他们“似乎也生活在存在的王国中,生活在诗歌、审美、象征、超越的境界里,生活在神秘的、个人的、非机构性的‘宗教’之中,生活在终极体验中”(173-174)。诚然,一个纯粹物质的世界是难有高峰体验的。
人类亲情。作为人类中的一员,没有理由不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感情”(174),我在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时对此体会极深,那些主人公遭遇的困苦我都能理解。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说“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为“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之一支配着他的一生,这就是怀有人类亲情的经典例子。
谦逊与尊重。“他们能够、也的确与任何性格相投的人友好相处,而无论其阶级、教育、政治信仰、种族或肤色情况如何”(174),我也是如此,因为我认为没有任何理由不尊重一个人,不管他是什么样的。当然,尊重一个人与尊重他的观点不可混同,因为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在《政治学的邀请》一书中说过:“在一切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尊重人(及其公民权利),而不是他的观点或信仰”。
人际关系。“自我实现者与少数一些人有着这种特别深刻的联系。他们的朋友圈相当小,他们深爱的人在数量上是很少的”(176),我也是这样,与过多的人来往不免让我心烦意乱,我有时甚至烦恼朋友为何那样少呢?如今想通了,因为他们是朋友,而非一般人。
道德。他们“道德力量很强,有明确的道德标准,他们只做正确的而不是错误的事。不用说,他们的是非概念往往是不合习俗的”(177),我也常常感受到道德在我言行中的巨大力量,我这才懂得我具有自己明确的道德标准,而这是很多人都缺少的。
手段与目的。我也如此,更多的是关注目的。我也慢慢明白,人才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而这往往被人篡代了,或者说是被遗忘了。
幽默感。现实充满劳苦,何不幽默处之?不知为何,我的幽默感越来越强了,大概是在慢慢走向自我实现吧。
创造性。作者的几句话再经典不过了:“自我实现的创造力似乎与未失童贞的孩子们的天真的、普遍的创造力一脉相承。它似乎是普遍人性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大多数人随着对社会的适应而逐渐丧失了它,但是有少数人似乎保持了这种以新鲜、纯真、率直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方式,或者先是像大多数人那样丧失了它,而后在生活中又失而复得”(179)。我似乎一直都有这种创造性,虽然时强时弱,时多时少。生活充满了单调和乏味,我才觉得诗意和创意大有必要,我甚至在很小的事情上都往往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创造性十分难得,也十分易得,“我们似乎是在与内在于人性中的一个基本特性打交道,它是所有人或大部分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但在人的文化适应过程中常常被遗弃、埋没或抑制了”(202),这种潜能其实就是创造性。现代教育已逐渐认识到要保护而不是扼杀人们本身就存在的创造性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对文化适应性的抵抗。在这方面我感受最深,特别是我在发现了中国文化的不少缺点之后。如中国文化讲究孝,我就十分不认同,因为我更加认同个人自由,于是我就抵制它对我的同化,如此一来就只有对先在文化进行选择性接受。这也是我倍感纠结的地方,由于我拒绝同化,往往就显得十分孤立——原来这并不可怕,因为我们要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不完美性。这和接受性相似,一旦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我也就放心地放弃某些东西了,心里反倒舒坦了些,而不是患得患失。
价值。“自我实现者以哲人的态度接受他的自我、接受人性、接受大部分社会生活、接受自然和客观现实,这自然而然地为他的价值系统提供了坚实基础”(184),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多元,我渐渐开始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这种丰富多彩而不会过分在乎它们的冲突了。
二分法的消解。对事物进行二分是一种典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往往会忽视彼和此之间的过渡状态,从而事实上阻碍我们的认识,应该使“它们的关系由对抗变成协作”(187),更加注重统一。不用说,这是通往智慧的必经之路。我发现,我以前失落的价值就是典型的二分法,如今我也看重综合了。
综上所述,要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就得先知道自我是什么,自我具有什么样的独特个性,再亲自将那种独特个性实现就好了,即尼采说的“成为你自己”。这种独特个性一般都是内在于我们自身的,我们必须向内转,仔细寻找,精心呵护。这也是教育的宗旨:让学生找到自我,成为他自己,做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就自我与外在的关系,作者说过一大段中肯且极富启发性的话:“在通常的意义上,正常顺应或者适应良好的人意味着对大部分深层次人类天性(意动和认知的)持续的成功排斥。良好地适应于现实世界意味着人格的分裂,意味着这个人要排斥相当一部分的内在,因为这些内在的东西是危险的。但现在很清楚了:这样做也使他损失了很多,因为这些深层次内容也是他所有的快乐、游戏能力、爱的能力、笑的能力以及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创造能力的源泉。在保护自己免受内在魔鬼的伤害的同时,他也就切断了自己与内在天堂的联系。在极端的例子中,就是这种强迫性个体:乏味、吝啬、僵化、冷酷、克制、不能够笑、游戏、爱、犯傻、信任人或孩子气。他的直觉、他的柔情、他的情感趋于被窒息或扭曲”(207-208)。由此可见,苏格拉底那句伟大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在当下仍不过时。
只要一个人稍微有点理想和追求,做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就应当成为他的目标,尽管路上可能会充满坎坷,也可能不被别人理解,但那绝对是一条值得的充满光荣的路,路的终点属于真正的勇士。在当前物质化、功利化、成功被庸俗化的中国大陆,做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更加艰难和可贵。当我们向其进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我实现的人是所有人中最幸福的人。
注:文中配图由笔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