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生活太顺利未必一件好事,毕竟月满则亏。而我通过8年在职场的不懈努力,2018年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晋升,我记得那段时间每个人都是笑脸相迎,说着祝贺的话语,我以为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也算是在这个社会有了立足之地。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看似一帆风顺的事业,给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我就像游乐场已经升到顶端的跳楼机,下一秒等待我的是失重般的的自由落体,不同的是,游乐场设备毕竟会让你安全着陆,而我的也许是粉身碎骨。
既然这是一个职场低谷,那么我就从职场角度来说说我的故事。
充满戏剧性的2018
我所在的职场是一个极其僵化的大型央企。说到央企很多人的我印象就是铁饭碗,吃的饱但也撑不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更何况我所在的行业还是一个夕阳行业。国家这几年做了大量的去产能和专业化整合后,我所在的企业也毫不意外的被并购了。注意了,这里用了一个被字。“被”说明了你是被动的,你在新的企业已经丧失了话语权。无论是未来公司做什么,谁来做,都是人家说了算,你等在家里接旨就好了,这是一个大的背景。而我呢,在这家央企下属的二级公司工作了8年。
说完企业,再来说我这个人。女性,摩羯座,80后,985高校研究生毕业,学习能力不错,思维敏捷...嗯,这些小标签主要给你们一个具象化的认识。至于为什么要把星座拿出来讲,因为我具备了摩羯女的所有特质,认真、执着、有目标感。也许是性格使然,我在公司算作是一个异类。比如我很看不惯那些借着办事儿迟到早退的人。我也不能说看不惯,这些事儿跟我关系也不大,完全咸吃萝卜淡操心。但就是不理解,尽管国企就如吃大锅饭,你的薪酬仅跟你的职级挂钩,与绩效没有半分关系,但我个人认为一个员工基本素养还是要具备的吧。又比如,我不太喜欢推事儿,一般我能接的活儿我都接了,这又跟大部分遇事则推的人又大不一样。当然,这些不能说明我是个牛人,但至少我在工作上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我也有性格上的弱点,比如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说话过于直接。这些弱点也是导致我后来直接落入低谷的原因。
开头我就告诉大家了,我在2018年迎来了职场第一次晋升,从行政岗位转到一个项目做营销总监。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我是因为能力足够了,才有机会到这样一个岗位,但我真想的太天真。下面是一句比较高能的话:你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完全由你的能力决定,能力只是胜任一个岗位的必备条件,另外影响你的还有你的领导和机遇。但那个时候的我哪想过这些,只觉得自己在公司绩效一直保持优秀,个人素质完全已经达到了岗位要求。而且半年后的结果也说明,我的能力与职位是相匹配。因为我参与的项目在半年内已经实现了盈利,这是一个开拓性项目,以往公司都没有做过,而作为营销总监的我,是直接给这个项目创造效益的关键人,所以,到了2018年底的我确实开始膨胀了。当时的我以为这样一个业绩给我带来的是加分项,我开始认为我做的所有决策都是对的,有的时候甚至跟顶头BOSS叫板。
说来也巧,刚好那段时间我们上级公司招聘一个重要岗位,我也就报了名,本意并未想竞聘上,只觉得是一个露脸的机会吧。但没想到,也许是公司在走下坡路的时候需要我这种刺头换换新的想法,又或者是觉得我确实有业绩,最后上级公司选择了我。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当时那个岗位对于我来说是连续升了2级,再说直白一点,如果最后我坐到这个位置,2018年我就实现了连续晋升3级,用其他同事的话来讲,我是在做直升机上升,而且那个级别我是全公司最年轻的一位。
2019年,低谷开始
尽管公司最后选择了我,但国有企业按照干部选人用人的步骤,我是有公示期的。一般情况,这种公示期都是走一个过场,只要没有大的问题,都会过。但我就在这样一个顺理成章的环节出了问题,我被举报了。后来我认真反思了原因,也许是因为我以往在公司过于张扬,又或者是自己的工作方法伤害了别人的利益。反正,我是被举报了,在我看来,这是恶意举报。但是,我没有背景、没有关系,公司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我自己无能为力。
我记得我被公司相关部门关在一个办公室调查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从早上8:00到下午5:00。他们翻出了我以往所有的报销凭证,出差报销单等等,每一笔的问我行程,我跟谁在一起,有的甚至是2017年的事情。好的是我记忆力还不错,所有的事情都在我的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我也对他们所有的问题对答如流。但所有的回答都无济于事,最后他们找到了一个报销单上的小问题,尽管这个报销单上的活动跟我没有关系,我只是负责报销了这个单据,他们就以这个问题扣在我头上,给了我一个处分。我的职业生涯,彻底进入到了一个低谷。原公司对我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当时原公司的老领导因为职务调动,到了新公司担任要职,原本我是跟另外一个小伙伴准备一起去做新项目,可也就此作罢了。
最终,我被借调到了集团公司一个部门。
借调,代表我做的所有工作没有绩效,没有具体的岗位职责,没有任何话语权。我就像一个新来的大学生实习生一样,接受所有人的指挥。
低谷的影响---120天
就这样,我在借调的部门开始工作,时间也一天天流逝,我变得越来越焦虑,开始有一种能力恐慌。我甚至觉得我是一个非常没用的人,没有任何专长,不知道未来自己要做什么,职业生涯尽毁。但是我依然装作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去接受新的同事挑剔的眼光。我渐渐的感觉自己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晚上整夜的睡不着觉,白天昏昏沉沉,莫名其妙的心脏刺痛,内分泌失调,从未长过痘痘的我,额头和脸颊上的痘痘开始此起彼伏。我想离开这里,一走了之。但是在招聘网站上浏览后,我发现在国企待了8年的我,尽然不知道在市场上能做什么。每日回家看到可爱的女儿,忧心的妈妈,我都告诉自己要坚强,时间总会抚平一切。
自我重新定位--20天
时间到了8月,作为一个从不服输的我,也开始告诉自己,我不会、也不能坐以待毙了。我开始思考,到底想要过一个怎样的人生?对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后来我才想明白:我一直希望我是一个精于做企业的人,也许我这一生不会自己创办一家企业,但我希望我能具备专业能力,读懂一家企业,判断这家企业的走势。当然,你也许有疑问,你想做投资人嘛?这个我没有想好,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想具备这样一个能力。
既然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我在8月底的时候,整个思维模式开始发生转变。我突然想明白,我无法改变现在已经处于借调阶段这个事实,与其每日消沉,还不如做点什么。反过来想,尽然借调期间不存在绩效压力,我何不用这段时光,提升自己的能力呢?
自从思维转变后,奇妙的事情就开始发生了。你会发现,当你写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你目标相关的所有能量都会慢慢向你靠近!
我给自己拟定了一个学习计划,英语、CPA、企业战略、公司治理等等。但当我把所有的学习计划都列出来后,我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尽管现在我处于借调阶段,但事儿还是要做的,班也是要上的,那么我怎么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呢?现在的我学习状态已经完全不及读书时,学习效率又如何提升呢?读那么多书,读了都忘记了,如何让自己可以把读过的知识都记下来呢?尽管记下来了一些知识,平日里想用的时候又找不到,如何能自如的应用呢?
那段时间,我开始疯狂的去学习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课程,包括《时间管理》、《阅读技巧和笔记术》等等。通过时间管理课程,我学会了将时间进行最有效的利用,知道如何有效安排闲时的8个小时。而笔记术的运用又开始让我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思路也越来越清晰。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开始,真正改变我的就是帅小冰老师读书变现训练营的30天,他打开了我人生的另外一扇门,也让我学会了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都忘记是通过什么渠道看到这门课程,只记得那天晚上女儿已经熟睡了,我看了一下新闻也准备关灯睡觉。也许是缘分指引,我看到了一则广告,30天让你读书变现。我立马点进去了,点进去的原因是倒不是因为可以变现,而是前面两个字读书。我当时的想法是,既然都可以让你变现了,那么这个读书的方法一定是经过了市场的检验。仔细阅读了课程简介,里面包括了如何阅读、写作以及产品三大部分,价格也比其他线上课程要贵很多,不过我一向认为贵都有贵的道理,毫不犹豫付了钱后就关灯睡觉了。
终于到了8月30日,这门课程开营了。当时不知道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当天就领了学号进了群,一看学生还挺多,每个群都有200多号人,还配了班长、助教。当天群里就开始热闹起来,每个人互相介绍自己的来处以及为什么要进训练营,我本不是喜欢凑热闹的人,按要求改了群名称,发了自我介绍就没有再看消息了。想着从第二天开始就可以学习了,拿真材实料来说话吧。原以为只会学一些技巧的我,没想到确得到了人生的助推器。
开启了30天的成长之旅。
成长一:阅读会给你打开人生另一扇窗
当时报名这门课我没有想过读书要变现,我说过我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阅读效率,加大输出频率,能够学以致用。课程开始前小冰老师有一场分享课,她讲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经历,从一个房地产营销策划到最后做成自己的读书产品,也经历漫长的探索和积累。但是她坚持的事情就是读书,而最后也是读书让她实现了职业的跨越式发展。
所以,如果不是你自身运气特别好,出生就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和富贵的家庭,普通家庭的孩子能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就是读书。从小城市到大城市,都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才能获得跟本地人一样的生存条件。进入职场后,能开阔眼界和格局的唯一方法还是读书。
但不知何时,工作后的我们已经把读书这件事情抛诸于脑后。就拿我自己来说,工作后买书多,看书少。尤其在女儿出生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小孩上,每日精疲力尽了,有空就想放松的刷个剧,看看电影,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书对于我来说俨然已经成了催眠曲,看不到十页立马睡着了。
大脑长久缺乏主动输入,导致自己的思维能力逐步下降,看问题的角度越来越狭隘,视野越来越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降低,就连表达能力都会下降。
课程中,我听到的也是最有感悟的一句话是:人的本质=模式+输入。你看,这个公式是不是就深刻的反应了上面问题的根源呢。读懂这个道理后,我就开启了阅读之旅。30天,我读完了《记事本圆梦计划》、《子弹笔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基业长青》、《走在人生边上》、《原则》7本书。当你真正的把心思沉下来,去吸收每一本书的养分时,你会发现,原来很多道理都是想通的,成功人士都掌握着一样的心法和原则,只是看你是否去实践。
所以,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就请你从打开一本书开始。
成长二 不要再看假书了,要让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融入你的血液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假学习、假读书。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2天前学过的东西你还记得嘛?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发现,不说2天前,我就算是2个小时前读过的书都已经忘记的七七八八了。
这里不得不讲方法:若想极速前进,必需高频回顾,也叫做费曼学习法。
当我们开始学习的时候,总认为我们坐在书桌前翻开面前的书本就等于学了,等真正要用的时候又要绞尽脑汁,确也想不错所以然。其实这都是假学习的一种表现。如果真的想学会一门专业,对人是没有任何限制的,限制你的只有方法。课程中的费曼学习法就是我迄今为止觉得最好用的办法,即:当你开始学习的时候,如果你看不懂了,就从第一页重新开始看,直到你全部看懂为止。
用这个方法,我已经开始实践学习《基础会计》,先声明,我以往是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的人员,但通过费曼学习法,我开始真正的走进了会计这门课,我相信用这个方法我也一样掌握税务、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等内容。
成长三:掌握对的读书方法,就会让你事倍功半
记得以往读书,我总是从第一页开始读,过一段时间忘记了,我又从第一页开始读,一个月过去了,这本书仍然只读了寥寥数十页。导致这样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我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用处。下面介绍的几种都是小冰老师在课程中提到过的非常有用的方法。
倍速阅读法。一个治疗阅读拖延症的非常好的方法,具体操作就是去掉声读、减少眼球聚焦频率、找到关键词。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需要长久的练习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比如去掉声读这一块,如果已经养成了声读习惯,就需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心里不要发出声音。眼球的聚焦频率可以用Z字扫描法来实现。
苹果阅读法。摘苹果可以让你高效的看完一本书,还可以让你能快速的将书中的内容复述出来。挺神奇的吧,但操作方法并不复杂。我们只需要在读书之前想好一个问题,再从这本书中通过关键词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只要一次只专注一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找到这本书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内容,最后进行总结和复述。
卡片阅读法。也叫拉博科夫阅读法,当然有很多知名的作家也擅长用这个方法去积累写作素材,比如钱钟书。卡片阅读法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输入就是我们在阅读中找到那些让自己受启发的内容,将这些内容作为所见摘抄到卡片上,再写上所思。当你坚持做这个动作,积累数量足够的卡片后,就可以开始将自己的卡片进行排列组合,几张300字左右的卡片,通过连接就可以形成一篇好的文章。
主题阅读法。这个方法是成年人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的最佳方法。很多时候我们遇事只能片面的看问题,因为我们的思维都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抓到一个点,就只看一点。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连点成线的方式,系统性的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通过主题阅读法,去深度的了解一个专业所有的知识,让自己具备宏观思维。主题阅读法的关键是要掌握前面几种阅读法的基础上,选择同一个主题的好书进行集中阅读,去掌握每本书中对同一个主题讲述的不同之处,就像拼图一样,我们通过一个主题的几本书来拼出一个专业的全景图。
所有的阅读方法学会后,接下来就是实践。
成长四 升级思维模式,降维打击你的对手
小冰老师说,思维是一把剑,等待能挥舞他的人,这句话着实发人深省。我记得在学完这节课后对算法这个事情写了很多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往我的思维是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做事情都是靠直觉,没有进行过任何深度思考。学完这节课后,才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他背后的一套逻辑,也就是算法。
因此,当你将一件事情做成功的时候,一定要去研究自己是如何做成功的,然后不要再忘记这个成功的方法。这就是建立有序思维的路径。这个思维与我看过的书《原则》里面的说法就是一致的,瑞·达利欧在自己的人生故事部分,讲述了他在投资界中做过的所有经营决策,你会发现,他提到的最多的一点就是尽量掌握多的信息和事实,通过科学的算法来得出结论,指导你的动作。这个就是算法思维。掌握了这个方法,要做的依然是实践,要记住,学习就像烧水,我们花费无穷无尽的时间,却烧不开一壶水,问题就出在我们并没有对这个事情进行高频回顾。
成长五 找到初心,掌控自己的人生
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没有人能超越理想中的自己。心之所向就会化作每日的行动,今日的行动就会成为明日的自己。所以就个人而言,突破自我的最好方式是练习自己的心力。冥想中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我到底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每每行动之前都先思考一下,我做这件事到底是为了什么?慢慢去控制自己的心力,掌控自己的人生。曾国藩就有一套挺经心法,这套心法的核心是30%在于心力,70%在于行动,也就是当你想清楚要干什么的时候,要立马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千万不能心里想着,身体躺着,那就是在做白日梦了。
我讲的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转变,这些并不能完全概括我在这门课程中学到的所有内容,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因为这些方法在我身上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如今的我,再也不会因为职务的不确定性而焦虑,每日遇到任何事情都会静下心来思考,这件事情我以前办过吗?成功过吗?如果做成功了我的方法是什么?如果我没有做过,我可以找到谁的方法借鉴。这个是思维模式的转变。在行动力上,如今我已经习惯了每天阅读和写作,我的女儿在我的影响下每天都会坐在自己的小桌子前写作业。是呀,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以往一直说要考CPA,但从未付诸于行动,如今我已经认真的看完了《基础会计》,未来我准备花2年的时间考完这门课程,同时把丢了多年的英语技能捡起来,考一次托福,我的目标是在115分。
是的,更强大的心力让我打开了自己新的世界。也不瞒你们说,目前在公司内部有三个岗位供我选择,这与我当初遇到的低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的,时间总会抚平一切,但你要在这段低谷的时间里面有所行动和改变,这些才是我们要做的,一味的站在原地抱怨,终将一事无成。
最后,感谢小冰老师读书变现训练营中遇到的所有小伙伴,包括班长兔子,助教嘤鸣,课代表嘉茵、王凯迪,助教晋晋,感谢你们每日辛苦的喊我们打卡学习,给我们诚恳的点评和鼓励。我依然记得我第一次获得优卡时内心的那份激动。也感谢群里才华横溢的同侪们,每到活动的时候都积极踊跃的贡献自己的智慧。最后感谢我自己,永远不妥协,永远都在向前进的自己,我相信我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