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朋友和13岁的儿子吵架了。
朋友和老公一直忙于工作,平时是奶奶在照顾孩子。
儿子最近沉迷游戏,成绩越来越差。为了阻止儿子游戏成瘾,朋友准备收走他的手机。谁曾想孩子恼羞成怒把朋友推倒在沙发上,然后抢走了手机。 朋友懵了, 拼尽全力给儿子最好的,为什么越养越废?父母总喜欢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为这个家辛苦挣钱,你要理解。可问题是:孩子凭什么要理解?
父母能缺席,他为什么不能为所欲为? 一位教育专家说:没人管教的孩子最可怕。因为当他犯错时,没人会盯着他。 我深以为然。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故事:一个14岁的男孩,打赏了女主播16万。 那是他的父母大半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不要怪孩子,一切错都在我。”面对外界的指责和愤怒,孩子父亲揽下全部责任。
而面对这一切,这个男孩却说:学习太累,懒得学,懒得动脑子。打赏能很快得到存在感。
孩子 为什么“懒”?根源在于:内心没有力量。
如果父母在教育上偷懒,孩子会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中除了安于现状,没有其他念头。如果父母在教育上偷懒,孩子会对自己缺乏自信,没有动力超越自卑。
那孩子又会好到哪去呢?

这样的案例真的是太多了,辽宁8岁女孩,花8.8万打赏女主播;河南11岁男孩,玩游戏花了12万;浙江12岁女孩,掏空22万家庭积蓄充值游戏……
每一个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缺席的父母。父母越是不把养育孩子当回事,孩子越是学坏。心理学家把这叫做:破窗效应。窗户裂了个缝,放着不管,没人会去修,只会砸得它越来越破。
为人父母,宁愿少挣点钱,多学点正确的教育方法。 毕竟,穷只是一阵子,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加倍回报;而“废”却是一辈子,因为,你偷过的懒,都会变成孩子的成长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