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八岁年纪的女生,在这个四线小城市里还独身,可不得算是个异类了。一提到这个问题,听家人亲戚朋友谈的最多的就是“你不要那么挑,都见过那么多人了,怎么就没有合适的?”
愿意去接触,已是我对待这件事情最真诚的态度了,但是相处这件事情,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陆陆续续见过或接触过也算不少人,有仅限于一面之缘的,有未见过面的,有努力相处几次最终未成的,还有因为我内心的一些狭隘而拒绝错过的,当然,也有理都不理我的。
但,不管现在他们已经组建家庭或是仍在路上,不论我见过这许多人到后来仍然单身或是家庭幸福,这些相遇都或多或少对于我的思想我的观念我的人生产生着影响。再回头时,会发现那时对待那些事情的举措是这么幼稚,那时自己傻乎乎的内心波动是那般年轻,那时把每次相处看得像是要交付一生般紧张,那时的或对或错希望现在的自己可以云淡风轻一笑而过。而那些我路过的男孩,其实在不经意间,教会我很多很多。
这一系列的相遇相处,一直想记录下来。但提笔又搁下,开始又停止,因为每个阶段的心境是不同的,某个阶段是有些后悔当时没有努力一点,抓住某一个,而不至于落得后面一直单身的无奈。某个阶段又很庆幸,自己一直这般坚持着未曾妥协。这次又提笔,再开始,因为一切慢慢都已不同,我也终于可以慢慢回头面对当初傻傻的自己,并且在不断回头的思绪中,提醒自己去珍惜现在,把握当下。
也希望每一个看到文字的人,如果有像我一样对待相亲这件事的迷茫和不安,能够在我这个普通人的相亲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看破幼稚的思维框架,早日获得独属于自己的一份幸福。
01 未见过面的兵哥哥
说是相亲,其实大都并没有那么正式,我拒绝两家家长坐在一起的那种正式而诡异的见面形式,因此其实有些人,我并没有见过。比如这人生被介绍的第一次。
也许,有些人其实是出现的太早了,若是晚到这两年,说不定我就从了呢,但是人生,不是本来就没有如果么。
兵哥哥是我儿时闺蜜的表哥,那时候刚刚毕业不到一年,闺蜜结婚,这可是第一个踏入婚姻殿堂的,大家天南海北的即使刚工作一年没什么钱,也要回家给闺蜜崩足了面儿,因此提前一天便在闺蜜家去捣腾什么礼服之类的。在那天下午,家里除了我们这群闺蜜,还坐了一群闺蜜妈妈的姐妹,也就是闺蜜的姨妈,这其中就有这兵哥哥的母亲大人。
兵哥哥的母亲大人可时尚了,头发烫过后在头顶梳理的蓬松却又都服服帖帖的,穿着明显比闺蜜的母亲还有闺蜜的另一个姨妈要时尚。当时这位时髦的母亲大人就有在侧着眼睛微微打量我们这几个小姑娘看着准备婚礼的新鲜样子,好像还浅浅的问了几句学历呀,年龄呀什么的。那时还太过年轻,完全不懂。都去跟着笑啊闹啊的去了,没有发现有人在打量呢。
忙碌的协助婚礼过后,便赶着回异地上班啦,刚上班不到一年,还是很认真负责的。没多久,闺蜜的电话便追过来了。说她姨妈看上我了呀,觉得我不错,问我愿不愿意跟她儿子聊一聊啦。然后介绍了一下兵哥哥的基本情况。兵哥哥比我大三岁左右的样子,但是高中毕业就被送去当兵了,因为他的爸爸是我家旁边一个镇的相关领导,觉得这是一条不错的未来发展道路,所以兵哥哥和我聊的时候都已经当了六年兵了。是在华南地区的某一个省,而我居然记不清了现在。(果然人老了么?)
那时候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固有的思维里对于学历还有经历是很看重的,很希望能有一个懂我的纠结,给我解答职业的疑惑,给我指明未来发展方向的人。现在看来,这些其实完全不是寻找另一半需要去看重的点。然而不知为何,在当时初出茅庐的年纪,却是那般紧盯着这些点,不肯给对方留一丝机会了。也许是缺什么所以看重什么吧,固执的希望从别人身上去获取,而不明白那些是要靠自己的。并且又幼稚又固执的认为三岁的年龄差很大,应该找个比我大一岁左右的人。现在回头看来,这两个想法真是矛盾又无厘头。年龄差太小,肯定是没法解答疑惑的;而工作也好,职业规划也好,人生也罢,无论恋爱、结婚、在一起,这些都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做努力或自己去抉择。而学历,真的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在社会待的越久越能看透这一张纸的无奈。
也许是我成长太慢,天生慢热,这个固有思维,在我毕业三年后都还影响着我,如果不是因为这样,也许我也能见兵哥哥一面了。
当时和兵哥哥就是发发短信,偶尔聊聊Q,偶尔晚上他会打电话,但我不知道说什么,内心也因为那些固有思维的芥蒂稍稍有些抗拒。觉得他没有参加过工作,不懂我现在每天加班的烦恼,工作的琐碎,看不清发展方向的迷茫。其实后来回想起来,兵哥哥说的很多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他们去当张艺谋电影(什么片也记不清了......)的群众演员;他们的作息时间;他其实和我是一个高中毕业的;他回家的时候都会去附近的山上跑步锻炼......
兵哥哥家条件其实不错的,在县城有车有房,爸爸的工作好,妈妈应该很有头脑思维,据说在市里还有商铺投资,可是当时傻傻如我,立志自己奋斗,坚决不看人家的家庭条件(好吧,现在我也还是这样的)。现在回头看,兵哥哥应该是很不错的相处对象,有耐心感觉人也不错,生活习惯健康,身体好,退伍后也有工作的保障,家庭无后顾之忧。
是什么时候没怎么联系了呢?好像是我每次电话没两句就要挂断,觉得很烦躁很尴尬,不知道聊什么。然后短信也不怎么回人家,慢慢的兵哥哥也不好再联系我了。闺蜜追问我说“你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吗?怎么就这样拒绝了呢?”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但只知道自己内心的拧巴。
第二年,我都回家乡的市里工作了,兵哥哥也回家办事,突然联系我。说“出来见见吧!见了面觉得不合适就罢了”。当时有点吓到了,感觉心跳很快,是我非常不熟悉的感觉,就迅速的拒绝了,说自己在开会,不用了。然后坐立不安,想了好一阵,鼓起勇气再打电话说“要不见见吧!”结果兵哥哥却已经坐上了市里回县城的客车,如此这般再未见过。
很久以后,我再遇到同是退伍的人,觉得胆怯难相处,偶然想起兵哥哥,突然觉得当初错过了是那般可惜的。也许人生就是这般不断成长不断失去的过程吧。当时不知怎么想的,居然发短信问他“如何与退伍的人相处”,不确定对方有没有换号码,或者有没有生我的气,曾经那般拒绝,拒绝见面,拒绝聊天,觉得对方什么都不懂。但还好,他很快回复我,并且表示很高兴我愿意问他,但字里行间已经充满疏离感。
在这个成长的过程里,我还莫名的与曾经那么熟悉的闺蜜疏远了,即使同在一个城市,也好像没法见面,见面也似乎很难顺畅交流。然后大家就默契的各自生活着,活在对方的朋友圈里,我看着她的孩子长大,她看着我一直单身。有一天从老家镇上回来,在车站碰见她了,大家站在候车室里寒暄,好像很疏远,又其实很自然,是成年人的相处状态吧。她告诉我说“我表哥这个五一就结婚了,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婚礼提前把我爸的生日宴排开”。兵哥哥结婚了,并且是奉子成婚的,当时的我还在固执的单身着,嘴上说着“挺好的,恭喜恭喜”,内心却是一片缥缈迷茫,两三年就这么过去了,我的固执让我错过很多,我胆怯没有办法在以后找到更合适的,又庆幸自己的坚持,还有机会继续做自己,去尝试工作与独立。
再见了,素未幕面的兵哥哥。可惜,我们未曾见面。幸好,我们未曾见面,这样即使偶然擦肩而过也不会尴尬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