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体贴,曾经有一位同事那真是体贴入微,女儿已经十二岁了,什么事都还不会做,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她还小 不能让她做”!是同事经常说的一句话。
体贴反而会伤害孩子吗?其实,伤害孩子的不是“体贴”,而是“过度体贴”!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当孩子长大,或是对一切没有热情,或是面对正常挫折便会以为事情严重出错。
无数父母都在努力想做个好父母,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一生快乐幸福,可却从没想过,儿时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竟会剥夺他们成年后的幸福感!
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所以,孩子必须接触挫折、失败和挣扎。
那么,被父母“过度体贴”对待的孩子,会失去哪些人生抗体呢?
1、他们不愿长大
杰威由妈妈单独带大,第一次离家上大学时对一个人的生活做了各种规划。不到一个月,妈妈就追到了学校,买这买那,收拾屋子,之后每学期都是如此。如今35岁的他跟女朋友谈恋爱7年迟迟不结婚,理由是:跟妈妈生活很舒服,也很习惯。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能长大,而是父母不让他们长大。这样的父母是在依赖孩子填补自己的感情空洞。可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人生路更加顺利,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好准备。
2、他们不自信
晓娜小时候数学很差,父母为了让她保持自信就鼓励她:你数学不差,只是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同,我们会请个家教,把信息‘翻译’成你能理解的意思。后来家教确实帮助晓娜把数学成绩提高了一点,可她心里仍然清楚,自己的数学就是没有同学的好。现在长大了,虽然父母和别人都认定她是“杰出”的孩子,但她却从来不那么认为。
当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而总说孩子“做得好!”——不仅仅是孩子第一次自己学会穿鞋,而是每天早上穿鞋时都这么夸赞——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很特别。或者,父母刻意回避孩子的缺陷,只是不断肯定和鼓励。当孩子长大,一方面如果没有得到源源不断的褒奖就会丧失安全感,另一方面则是从来不对自己的优势自我肯定。
3、他们没有安全感
小雄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家庭,不管是什么事情,妈妈都会给他两个选择。比如她从来不会说:这是你的烤面包。而是说:想吃烤面包还是煮饺子。或者周末她会说:你想去公园还是去沙滩?如果偶尔她说“来,我们去百货商店”,小雄就会拒绝,理由是:自己不能参与决定就不公平。进入工作岗位后,小雄总是感觉很沮丧,因为他突然发现,很多事情自己都不能做决定。
大多数父母都认为给孩子多种选择可以培养他们的力量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更有控制力,更有安全感。但实际上,太多选择反倒可能会使人更加沮丧,更加失去控制。
别再执着于如何做父母才是“对”了。或许我们更该做的,是学会如何做一个“过得去”的爸爸或妈妈。我们体贴投入地引导孩子顺利通过童年的种种考验和磨难,却恰恰成了他们成年路上最大的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