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两年餐饮O2O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餐饮业仍存在诸多问题,从行业的角度来说,餐饮O2O还正处在群雄并举、普及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难言成熟可复制的模式,但的确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案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发展模式。目前餐饮O2O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美团为代表的,通过商家让利,吸引消费者在线下单,然后线下消费的模式。商家通过美团推广虽然可以节省线下派单的支出和人力支出,但是平台按照成交收取佣金的方式,商家不得不进行价格战,同时又交给平台佣金的方式,大大地压缩了商家的盈利空间。
第二类,以菜谱建立社区,锁定目标用户,通过平台自身的粘度,引导用户完成线上下单的交易闭环。此类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由于采取社区形态,这使得整个基于菜谱的垂直社区,需要足够多的菜谱信息,才能够留住用户,而菜谱数量多择难以把控,难以保证用户的体验。
第三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工具类,不管微信公众号,还是线下POS机,都是通过餐饮行业的某个痛点,比如排队叫号,用户呼叫,用户支付等,作为一个切入点,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把原来手工的事情,通过软件实现互联网化,自动化。就这样,把这类业务归结于外卖O2O确实很牵强。
第四类,是现在非常火爆的外卖O2O模式,对近地商家来说,由于饭点的过度集中,使得他们从平台上获取的订单并不能左右自身的运营策略,从餐饮行业强时间特性这点来看,近地商家的产能完全围绕着本店所处商圈到店的需求来设计,任何变动都会让现金流出现问题。也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食品安全卫生隐患的问题。
餐饮行业O2O在外行人看来依旧红红火火,但随着物价不断飙升,租金成本、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餐饮行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一轮的洗牌在所难免,自营商家首当其冲,对此汇搜云盘点出了当下自营商家所遇到的瓶颈:
1、配送。
这类自营生产+配送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能把控各个环节。从采购—订餐—生产—集装—配送,每个环节都能持续不断地改进、流程化,能保证用户良好的用餐体验。但这个模式只适合于互联网+传统互补性很强的团队,纯粹是互联网团队或传统餐饮团队出来做的都有很大的缺陷。怎么确保食物温度和准时送达?什么样的机制可以大幅提升每个配送员的配送效率?怎么降低配送成本?这些问题都是自营生产+配送模式最头疼的。
2、生产。
如果一天数万份订单,要在几个小时内完成食物生产和质检,就需要1-2个大型中央厨房分包,但如何做好全程保温?怎么建立足够准确顺畅的流水线流程控制?除了生产,更难更重要的是餐食产品的研发。餐单的定期变化(每天更换餐单)、食物食材安全新鲜、食物口感要保持良好的口感是最重要的用户留存措施。
3、用户。
首先,现有这些大中型O2O平台获取交易用户成本也不低,也得几十过百元拿到一个交易用户吧,自营的获取用户成本还会再高些。要在短时间让目标办公楼的公司人知道并产生重复购买,要细致快速的地推和长期线上用户运营,这个需要理解用户的人和坚持执行。怎么低成本地大量获取用户?怎么保证80%的隔天留存率?
4、竞争。
自己开餐饮小店的比比皆是,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你怎么跟线下美食街和那些附近的店差异化竞争?自营模式,可以不断给用户带来国内外各地好吃的美食,比如湖南一周美食节,这是一个不错的补充。但是,说到便利价值,还是比不过楼下的美食街和便利店。自营模式存在一个口感提高及线上扩展流量的机会,但怎么跟那些24小时营业的勤奋牌快餐店和便利店竞争?
5、延展。
商业模式的延展方向有哪些?战略的方向不同,商业模式就完全不一样,一个了不起的商业模式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也是商家最难把控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