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十五在阿里连载83---提升组织能力3

人员分层培养体系

人员分层培养一般会按岗位/职务分类,制定对应培养体系。这里主要分享新人群体的培养,包括新人和新主管。

新人培养体系

包括两个项目:百年村淘和新人回炉,一个打基础,一个做充电。

百年村淘

阿里有百年大计项目,所有新人都要接受百年大计的培训,中供是百大,村淘是百村。百村是从0到1开始搭建的,怎么去设计这10天的封闭课程,希望给新人带去什么,让他们要掌握的是什么,是当时讨论的重点。

首先我们考虑的是百村与集团百年大计的融合与差异,要传承保留的是文化和价值观,同时明确需要增加以下的部分:

村淘业务发展史:这个业务怎么走过来的,要走到哪里去,让大家知道做这个事情的价值感和重要性。对业务有初步的了解。

组织架构和业务介绍:前中台的生产关系,知道哪个部门做什么,有问题知道找谁。

初心之旅:跟着老人跑市场听客户声音,听老人分享村淘故事。

这些是最核心的,整体流程设计和中供的百大差不多,就不再做赘述了。

课程内容主要三块:阿里文化和价值值(40%),村淘愿景和初心(20%),业务内容(40%),60%比例都是见心的部分,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出发,而不是要去做什么,这个是当时课程设计考虑的重点。

新人回炉

在新人上岗满三个月后开展,同一批百村同学到总部回炉。

在百村课程中,大部分人种下一颗初心的种子,但业务部分内容很多,回到业务场景中可能就忘的差不多了,实际操作也和课堂上会有差别的;3个月后的回炉是让大家带着最真实的体感回来,带着问题和疑惑回来,互相解答,我们也会邀请高年级同学跟回炉的同学做圆桌;

在每期回炉开始前,我们会跟新人的主管沟通,了解这批新人共性的情况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做主题分享和讨论;回炉一般做3天,最重要的是要让新人回来后能感受到这是一个能量场,充好电,继续出发。

新人入职后会被直接外派到县域,主管会花一周带着新人,接下来的时间大部分只能靠新人自己一个人在县里,他们是需要有很强的心力支撑。那时经常晚上会接到新人的电话,女生先哭一会再说话,男生一直跟你聊个不停,都是因为孤独。所以新人一定要建圈子,有一个场是可以互相沟通,答疑的,倾诉的,因为大家经历的阶段都一样。

我离开村淘的时候,百村已经办了20多期,但大部分群都自运营的很好,虽然大家在天南海北,但大家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新主管培养体系

新主管会参加2个培训体系,一个是阿里的侠客行(腿部三板斧),一个是村淘新主管培训,前者是一线管理者所需要的能力课程,后者是村淘主管所需要的能力。

在村淘自己的课程中,更多让老主管讲带团队的故事和案例。同样打底的是价值观,这部分更多会通过管理案例做讨论;每满一定人数就开班,一般2-3个月开一期(圈子的重要性),新主管要在上岗3个月内完成前面2个培训,没完成的会停职等学完再上岗,同时也会对他的主管有处罚,体现对于新主管培养的重视。

从育儿聊人员培养

在阿里上班的时候,小孩学习基本是放养;休假期间,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教育上面,发现孩子的教育和成年人是相通的,在小孩身上感知还会更直接;小孩自己不想要,你再怎么逼都没用,而当她在里面找到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候,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提升乐趣和成就感的方法最直接就是帮助她找到源动力,当她看到自己身上在发生的变化,会更主动积极。培训课程也是一样,流程设计完美,内容丰满,讲师优秀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要来这里,他们有什么样的使命感和价值感,不然受众者就仅仅只是听众了。

关于阿里分享

培养落地:人员成长要交给专业的部门,专业的人做,所以会由业务和HRG提需求,和OD部门共同出培养方案,最后由OD部门牵头落地。

阿里的人员发展理念:

成长与发展是员工自己的事,公司会提供平台

成长与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但机会是自己挣来的

上课并不等成长,成长是不断超越期望

故事连载更新于公众号:芳华十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