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关注一个公众号“哲学李论”,作者李艺对自己公众号的介绍是“以艺术论基本原理为基础,专注于自由手艺人修行理论的摸索与实践”,我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尤其是作者提到的“艺术论基本原理”这个新概念比较感兴趣,基于作者对于原理的阐释,我也试着给出自己的理解。
李艺的表述:
艺术论基本原理:
美是在N层的分歧与N+1层的统一,美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美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丑是在N层的统一与N+1层的统一;丑也是矢量,丑是一切事物病变、衰退和消亡的原因。层是人类可以感知的存在之于大脑的影射。
另外几篇涉及到这个原理的文章:
《古今书法名贴都避不开这个规律:浅议书法中的二维图形轮廓美》
《再谈轮廓美,以及艺术论对人工智能的意义》
《做一名自由手艺人,12字宣言》
引子:我的理解过程
为了更容易把这个原理弄清楚,我会按照下面的流程进行:
- 首先我会就李艺“艺术论基本原理”里面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澄清
- 其次我会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去理解作者的多个命题
- 最后完成对于整个原理的理解和解读
一、原理中提到的基本概念
艺术:根据百科的定义是“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绘画、雕塑...等”
美&丑:根据原理的内容,作者定义的美和丑不是世俗的美丑那么简单,明显是一个经过重新赋予内涵和外延的一个概念。因为美丑的概念都在作者的命题表述里面,稍后在解析命题的部分再具体说。
矢量:矢量是物理学和数学里面的一个基本概念,指一个同时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几何对象,比如说物理学中的位移、速度、力等都是矢量。
在作者这里对这个概念进行了一个迁移使用,但基本的含义不变,还是指有方向和大小的对象。层:这个单字概念明显是一个新定义“层是人类可以感知的存在之于人类大脑的影射。”这个概念其实也是一个命题,放到下面的部分细讲。
二、概念构成的命题
1. 层是人类可以感知的存在之于人类大脑的影射。
层是一种大脑的影射,李艺使用了不常用的影射而不是映射,我不确定是他无意为之还是为了强调可感知的存在在大脑中不是类似函数的抽象映射而是类似电影的形象化影射。总之,层是一种大脑的意识形态,这个形态反映的是人类可以感知的存在。在关于书法的文章中,作者也提到书法艺术中的笔法和字法都是层的一种。
我特意去网上查询了一下字法和笔法的含义,普遍的说法是:书法艺术的欣赏有几个维度,字法,笔法,墨法和章法。
基于书法,我推测作者其实想表达的是,层是存在的事物在人脑感知过程中拆解成的基本结构或基础结构。这个基本结构不是拆到不能分解为止,而是拆分到可以理解和感知的模块为止。
2. 关于美的几个命题
美是N层的分歧与N+1层的统一。
继续基于书法艺术来讲,根据作者的案例,书法艺术里面蕴含着“二维图形的轮廓美,其实就是在N层笔法上的分歧与N+1层字法上的统一,统一的方式是对称,分歧的方式是笔画各有不同。”
根据上面我推导的层的概念来看,N层和N+1层都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一些模块,这些模块存在着一定的整合形式,有的是递进关系,比如说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笔法、字法、墨法到章法。美最终是在分歧之后找到了一种更高层的整合和统一。或者说,美是建立在分歧之上的一种冲突后的整合。如果没有冲突,只有整合那就没有了艺术作品的张力了,比如说电影作品只有美好没有冲突和斗争,那就不美了,电影不好看了。
这里我推测作者对于美的定义是类似古代阴阳转化思想的一种演化,或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美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美是矢量,这是一个把美这个抽象的概念用物理学/数学的概念进行定义的一种方式。矢量有大小,有方向,那么美也有大小有方向。
这里我理解为,李艺其实是想说,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的程度不同的(有大小),同样也是有指向性的(有方向)。比如说,有的美的作品是让人有视觉的享受,有的是听觉的享受(方向不同),就听觉的享受来说,好的作品美感更强,差的作品美感就差些。美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
这句话可以分开说:美是一切事物产生的原因;美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原因;美是一切事物变化的原因。
马克思也有类似的命题,“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那么美和矛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根据前面李艺的定义,美是N层的分歧与N+1层的统一,这句话我觉得就是典型的矛盾关系的一种呈现,只不过李艺把层的概念作为命题的基础。
在这里我重新理解一下李艺对于美的定义,美是一种事物(包含艺术品)内部对立统一的一种外在呈现,如果这种呈现是先分歧后统一,最终呈现的就是一种美,如果事物内部没有矛盾,只有统一或只有分歧,那就是丑的,丑的是走向死亡的(这个后面再详细谈)。
本质上我觉得李艺的美描述和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活力态势:分歧之上的统一状态其实是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一个公司或一个人,它的内部有矛盾但是有一个容忍矛盾的统一思想,这个公司或者这个人肯定是非常有活力的。
此外,马克思主义原理里面提到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其实没有说矛盾事是物产生的原因,李艺把美提高到了事物产生的层面,这里是我无法理解的,因为在我看来,事物产生的原因追溯到大爆炸就结束了,奇点之前物质、意识都不存在的时候,美还会在吗?这个地方我存疑。
3. 关于丑的几个命题
丑是在N层的统一与N+1层的统一。
根据前面我们对于美的概念的探讨,发现其实美是事物不同层之间分歧后的统一,这种独立后的统一带来美感。
那么,丑呢?丑就是内部没有矛盾了,第N层和第N+1层都是分歧或者都是统一。内部没有冲突的事物是没有生命力的。丑也是矢量,丑是一切事物病变、衰退和消亡的原因。
丑是矢量同理美是矢量,美丑都是人类作为主体体察的结果,丑也有大小和指向,这个不再赘述。
丑是事物病变、衰退和消亡的原因在于丑体现的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消失,那么事物在外在就会呈现无动力,无生命力的状态,没有生命力的事物是注定要逐渐病变、衰退和消亡的。
实质上,美和丑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概念,正如生存和死亡本就是硬币的两个面。如果没有N层的统一和N+1层的统一,那么何来N+2层的分歧和N+3层的统一?事物只有消亡过去才可能发展到现在,事物只有现在死亡了才可能走向未来。
三、整个原理的解读
再回头看看这个原理,“艺术论基本原理:美是在N层的分歧与N+1层的统一,美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美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丑是在N层的统一与N+1层的统一;丑也是矢量,丑是一切事物病变、衰退和消亡的原因。层是人类可以感知的存在之于大脑的影射。”
1.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尝试,值得敬佩。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尝试把艺术/文化等内容使用一个抽象的概念说清楚背后的本质,但李艺的这个“艺术论基本原理”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是否如他自己所言可以解释文化内容背后的制作和传播机理,基于我目前掌握的情况我还不清楚。但我非常敬佩李艺的胆识,他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个本身是最有价值的部分,至于这个原理的完善那是迟早的事情。
2. 这个原理是一个个人化的表达,需要转化。
如前面我大篇幅对于概念和命题的分析过程来看,李艺对于这个原理的表达还是比较个人化的,他对于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都赋予了一些新的意义和解释,缺乏一定语境的话,大部分人很难理解他到底在表达什么(包括我现在也不确定自己是否真正理解)。
一个原理是否正确是需要进行验证的,那么能够验证的前提是这个原理要能够以一种良好的界面呈现给大家,让大家可以理解它,理解之后进行实践和应用,通过实践的结果就可以知道是否是自洽和有效的。
此外,一个牛逼的原理一般情况下都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结果,所以这个原理如果可以和现有的艺术原理类学术著作对接上也是一种可能性。
总之,个人化的表达不利于原理的推广和使用,会导致原理无法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也阻碍了原理进化和成长的可能性。
3. 对我的启发:
- 产生动力,去探寻文化内容产品背后的根本原理。
在没有看到作者的“艺术论基本原理”之前,我没有探寻文化产品背后的原理的冲动,现在我有了这种冲动,意识雷达打开了,我会有意识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有可能我也提出自己的艺术论原理。 - 美是可以被量化的,在内容产品的设计时要有意识创造模块的分歧和统一。
所有内容产品最终交付给用户的样子其实是由各个模块共同创造的。各个模块之间要有冲突,但是最终会统一在一个更高阶模块上。内容产品应该模仿电影喜剧等艺术作品,有意识给使用者创造戏剧冲突,有了冲突就有了吸引力,最终把冲突解决,用户感觉爽的同时完成了内容产品的交付。
4. 说一下我对于艺术和文化产品的理解
- 文化、艺术、教育等产品背后其本质是一种信息的流动。
- 信息流动的动力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势能差。人类的势能差一般来源于人的趋利避害本能,本能背后是对存在的追求,存在背后是意义的赋予。
- 未来所有的信息流动都会基于游戏这种第九艺术而进行,因为游戏是全方位感觉呈现并且便于意义赋予的场景。
5. 对于李艺的几个提问
- 可否使用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把原理解释一下?
- 艺术论基本原理是否还有更进一步的推论和应用范畴说明?
- 原理是如何应用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是否有应用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