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汪湖

     雨后的周末,我信步来到这个地方,它的官方名字叫“爱莲湖”,原来称“太白湖“,更早以前,它叫”南蛇塘“。

     我认识它的时候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时它是这样让人陶醉:时而烟波浩渺,时而波光潋滟。

     它的周围,是原生态的野草疯长,湖面如镜。人们从这里走过,就是一道养眼的风景。

      更别提那成群的白鹭不时从草丛中窜出,摆出动人的姿势,勾起思绪,让人久久回味。

   还有那些怀春的蜻蜓,炎炎夏日在密集的野荷丛中公然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野荷的倒影也是这般清幽,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翠鸟喜欢停在湖边的木柱上,静待鱼儿落入它犀利的视线。

     没有任何人工改造的痕迹,岁月是如此静好。

     我喜欢这温暖的色调,那里有乡土的气息,故乡的味道。

     也因为这一湖荷塘,里面有想象的诗意,有幸福的憧憬。

     还有那霞光里辛勤的劳作,将美好的向往定格。


     后来这一切都变了。

     在不断的拆迁、改造、扩建中,终于变成现在的样子。

     变成很现代、很主流、很大众的雏形。

      来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多。毕竟道路变通畅了,视野变开阔了,外形也变漂亮了。

      犹如做过整容手术,已面目全非。

       只是我记忆中的那一汪湖却变得模糊了。

       仿佛青春,仿佛流逝的爱情,仿佛过往的一切,已化作清风一缕,再也回不去了。

      如今人们的生活较以前是富足、多元、丰富多了,但物质并不能妨碍我们每个人在自己心里保留一片纯净、安逸而圣洁的湖水,那会成为每个人最坚实的力量。正如《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所言,我们即将在自己的内心畅游!

       藉此忘却世俗的烦恼,找到心安的皈依。

      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和名誉的桎梏,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自己动手搭建了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开始了一段远离世俗尘埃“还璞归真”的生活。也给我们留下了清新自然、纯洁智慧的文字。《瓦尔登湖》便是记录他独住生活时的一部书。

        那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一本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心无杂念、心如止水地读。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曾写下这样的句子:“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天性的深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平静的湖,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在那一抹静中,寻求自己的那一方净土。

      即便是身陷城市的重重包围,也可以沉思默想。

      跟着心儿走,倾听自己的声音,感受内心的那份宁静。

      在夏日暖阳的氛围里享受岁月的恩赐。

      在浓浓爱意中抒写浪漫的情怀。

      在绿意盎然中踏上回家的路。

       正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便利繁华的都市,内心却向往山水田园的安静悠然。

        所以,在喧嚣的尘世间,每个人心中都保留有一片平静的湖面。面对这一汪湖,能感觉生命是美好的,而生活也是诗意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秋天的黄叶正在窗外缓缓坠落,梭罗的《瓦尔登湖》渐渐出现在我的眼前…… 眼下,人们的注意力被日常生活塞得满满的...
    彼岸晓吾_5c83阅读 3,391评论 32 73
  • 【书名应为《瓦尔登湖》】 (美)梭罗(Thoreau,H.D.) 简介 ······ 这是一本没有得到读者足够重视...
    杏丹雪姣阅读 3,302评论 0 27
  • 因为连日的下雪,拍了几场雪景和人像,又因为住的地方离这湖光山色不远,雪大的时候,索性也不开车,就走路过来。...
    伦小野阅读 732评论 0 3
  • 大家有没有觉得流行也有周期呢? 其实每个流行元素都是循环着前进。 我记得在九几年的时候,妈妈们很流行穿阔腿裤。上了...
    茗_越阅读 3,476评论 0 1
  • 借我十年 借我亡命天涯的勇敢 借我说得出口的旦旦誓言 借我孤绝如初见 借我不惧碾压的鲜活 借我生猛与莽撞不问明天 ...
    Soussol阅读 1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