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问自己,为什么要待在上海,为什么要让孩子待在上海?其中一个常用的答案之一就是,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然后再细细问下去,都是哪些文化生活如此重要?然后因为在教育领域工作的缘故,开始意识到这里的文化生活不是什么演唱会比较多,或者派对比较多,更多的是公共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之类的,然后会因此有更多的渠道接触最优秀的艺术文化表演、展览或者活动之类的。
对于一个乡下长大,但是攻读理工科的我来说,恐怕最缺的莫过于艺术的熏陶。从小到大,在心底觉得自己是有那么些天赋的,也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自己编歌,写诗时常也做个画什么的。但是,确实由于以为学业主科才是最重要的,在外在学习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自己也没有太用心努力。工作之后的前几年,囊中羞涩加上工作太努力就更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尽管如此,我对于艺术的认识主要是它是可以帮助开发智力,并且艺术背后的思维方式堪比理性思维,对于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很深远的影响。这个可以从为什么要推行STEAM教育可以看出来。STEAM中的A的含义是ART,其他的则代表Science,technolegy,enginering,math。美国整体推行艺术结合其他的理性思维学科的原因是因为哈佛研究院针对为什么苏联早于美国研制出原子弹的研究。研究结果说,主要是因为苏联当时有深厚的艺术文化,这种文化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巨大的隐性的推动作用。
孩子出生的时候,倒是真开始重视这个艺术熏陶,确实努力她创造更好的环境。前面几年,她也实在不懂什么,行动也不方便,所以能做的是尽可能买美的绘本,天然材质的玩具以及经常放好听的音乐甚至交响乐给她听。身边的朋友的孩子大多数三岁起就开始各种乐器、模特、美术、韵律等学起来了,我说完全不焦虑也是假的。不过这种焦虑也有好的地方,就是,促使我在元旦的最后一天,下定决心,克服懒癌带她去两个朋友跟我说的蓬皮杜艺术展。
首先,看个展的花费也真不小,光展馆里面的门票导览加下午茶就超过了400,想着既然来了就尽可能让女儿真能体验到。女儿第一个小时的时候,将语音导览器一直放在耳边听,听,听,坚决不给我们听。不过我和老公进来倒是有点小震撼,也根本不顾女儿是否震撼,想想我们能学习到也不错。我们两个把女儿放到咖啡馆,轮流出来看展,尽然这样竟然将展出的72幅作品来来回回看了将近3遍,将近4个小时。
三分之一的抽象派的作品,主办方故意没有放语音导览,看来看去就只能赞叹于颜色的种类、搭配;线条的曲直、粗细;元素的摆放、构建……这些作品倒是提示说,没关系,大多数就是无题,只是展示艺术家当时的即兴的想法。然后其中大师杜尚的作品则一再的提醒人们,艺术本身需要被从美中打破出来,而用于展现生活。而同时代的其他大师的作品看上去很普通,然而就是因为那个时代背景下敢于和前人不同而被陈列在这里,而这些不同并不是信手拈来,而是真正经过多年成为了一种风格。三遍下来,我从诚惶诚恐,到迷惑不解,到坦然面对倒是挺有趣的经历。这些并不是说艺术很平庸,而是启发人的思考本身很有趣,并且这种思考在每次看的时候都会因为当时的心境不同而不同。
还是落俗套的是,回来的路上,我问女儿,你还记得我们今天都看了什么吗?女儿说,我们去看展了。那你还记得看了哪些作品吗?在我没有打断的情况下,她一直说一直说,说了将近半小时,翻来倒去说的竟然是3幅作品。一幅是属于装置艺术?就是一根粗的绳子,从天上掉下来,每隔一段有黑色的油沾的痕迹,她说那个很好玩;另外一个是一个雕塑作品,是做成了细细的树的形状,因为关节处都是铁环做的,所以可以动,她一直强调那个会动;最后一个我没有猜出来是哪幅,不过她竟然说,她很喜欢那个颜色,她已经记在了心里,有蓝色,有黄色,有绿色,然后突然说她觉得那幅画有点孤单……
啰啰嗦嗦的记录了一下我们一家去看艺术展的经历,相比之前总是去博物馆或者植物馆了解事实,今天的更多其实挺需要用心感受,而感受的过程本身很好,至少回来之后没有觉得消耗能量很累,相反像是吸收了很多的能量。还有个觉得有趣的点,如果抛开让她学习什么的态度或者我们得学习什么的态度去,这次经历会有什么不一样呢?会更好吗?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