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阅读准备图”实操案例
一 、考试类书籍
在阅读考试类书籍之前,我们可以做一张准备图,理清自己的思路,并制定学习计划。
以下是一个中学生的历史书阅读准备图:
如何快速制作考试类书籍的准备图呢?具体如下:
第一分支:明确方向
我们可以用来设定考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奖励计划。
使得学习、考试与自我娱乐形成良好的循环链。
第二分支:浏览课本
就是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与难点问题初步在心中定位。
这有利于后期阅读的时间分配,并帮助我们建立对课本的全局观。
第三分支:激活思路
我们需要尝试回忆课本中的知识,尽可能的在脑中搜索。
这样既了解了自己对课本内容的熟悉度,也让自己对于知识的记忆现状有一个认识。
第四分支:行动计划
考试书籍的行动计划十分重要。
除了第一次阅读的时间计划以外,我们还可制定多轮复习回看的时间计划。
二、 日常书籍
每次阅读日常书籍之前,我们可以做一张准备草图,既快速又有指导性。
以下是《启动大脑》这本书的准备图举例:
这是《拥舞生命》一书的准备图举例:
在此,我们进一步讲解一下日常阅读准备图的做法:
第一分支:明确方向
我们可以问问自己,
“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到底想从书中得到什么?”这是启动阅读的好方法。
同时,也可以深入的思考一下自己阅读的目的和价值。
比如:“阅读这本书将为我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可能对家人和朋友带来什么价值?”等等。
第二分支:浏览
我们可以根据“作者、章节、开篇,结尾,重点”等方面进行的思路指引,开始收集书籍的基本信息。
使我们在深入阅读之前,远距离感知这本书,并对全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初步评估。有利于后期阅读的时间把控。
第三分支:激活大脑
我们可以根据书籍的目录和自己的兴趣点进行回忆,努力激活大脑原有知识储备。
这将潜移默化加快我们正式阅读的速度。
第四分支:行动计划
根据自己设定的阅读时间,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
在时间规划做好之后,如果我们实现了时间目标,当然很好。
但就算我们没有按照既定的时间完成阅读,这个过程也会让我们发现自己在时间预测方面的不足之处。
三、 小结
阅读准备图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比较新鲜。因为过去阅读的时候,时常忽略这个环节。
不过,我想说的是,从现在开始培养这个阅读习惯,非常好的。
准备图首先是一种阅读理念。它引导我们在阅读之间完成四个准备工作。
所以,就算我们有时候确实没条件作图,也可以在心中把这四个步骤走一遍。
准备图的应用范围,首先是日常阅读和考试阅读。但转型应用可以包括写作计划、演讲计划、课程准备等多个方面。
只要我们记得“知己、知彼、知过去、知将来“这四个步骤,就可以灵活应用了。
第二部分 “全书分析图”实操案例
一、 多角度分析
我们现在以《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的分析图作为一个例子,探讨多角度分析方法。
在生活中,当我们准备对一本很重要的书进行反复阅读或全方位研究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多角度分析。
也就是,每次从不同的视角和主干切入内容,梳理知识。
首先,我们可以忠于原书的目录,尽可能全面的记录下阅读的内容。
如图:
其次,我们也可以先进行归纳性的分类,将目录分成三大部分:“前,中,后”。
在中间的故事环节,再根据人物行为的变化,将主干整理为:“找,找到,失去,分歧,一个人改变,思考并回去找朋友”六个部分。
如图:
再次,我们还可以根据故事的人物进行分类分析。
比如,将信息按照:“嗅嗅,匆匆,哼哼,唧唧”四个角色进行整理。
如图:
可见,思维导图是一个很灵活的工具。
多角度阅读,既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也可以锻炼我们的组织和分析能力。
更有趣的是,在我们完成多角度分析之后,书中的信息很自然就清晰的印在脑海中了。
因为,知识越咀嚼,越熟悉。
以下还有更多手绘版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思维导图。
这些图都是学员第一次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训练时的分析图,而且阅读+制图的时间都在2小时左右。
所以,我们会发现,思维导图阅读是一个个性张扬的过程,没有唯一的标准做法。就连同一个人制作同一本书的阅读思维导图,也很可能有多种风格。
所以,善用多角度分析阅读,可以让复习和研究都更有趣味性。
二、 驾考笔试内容分析
很多伙伴都需要参加各种考试,比如驾考。于是,如何快速将考试需要记忆的大量信息熟悉,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事情。
对于驾考,在学会思维导图之后,我们完全可以用它梳理笔试内容。
既提升阅读专注力,也做到在完成一次阅读的同时形成属于自己的系统复习笔记。
阅读速度较快的使用者,在4-6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分析。
假设我们利用每天的两个小时空余时间来阅读,大概三天左右就可以完成了。
有的伙伴会说,“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做思维导图?我把别人做好的图拿来学习呀?”
但我想说的是,思维导图的优点在于凝练,而缺点也在于此。
如果这是自己做的思维导图,我们就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有无比的收获,同时在回看思维导图的时候,有满满的记忆。
但如果这张图不是自己做的,而是经过别人的大脑加工出来的。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会发现,甚至比看原书还难懂。有时,就像密码本。
所以,我一贯是支持原创,支持自己绘制。
三、 兴趣阅读
“活到老,学到老。”
在这个信息不断更新迭代的时代,我们需要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这样才可以在需要增加新领域的知识储备时,淡定自如。
思维导图能让我们把自己的原有思维,迅速与新知识体系融合。
大大提高阅读和复习的效率。
以下是一本关于提升财商的书籍《穷爸爸富爸爸》的阅读思维导图。
整个阅读+制图,大约4个小时可以完成。
以下是一张关于佛教知识《阿比达摩讲要》的思维导图。
书籍很厚,直接阅读会感觉信息很分散。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我们将快速发现复杂信息背后的清晰逻辑。
整个阅读+制图,大约3个小时可以完成。
这是一本关于《系统思考》的书的图。
书中讲解了提升思考效率的方法。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对作者讲解的方法,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完成阅读之后,用其他颜色的文字,继续记录自己的读后感和其它的各种联想。
整个阅读+作图,大约4小时可以完成。
这是一个学员阅读《做自己想做的人》时,制作的思维导图:
在此,有些要点,给大家回顾一下:
1、 思维导图阅读的模式
先从书籍的标题和目录开始整理,然后是小节标题的整理。
等全部章节的标题都整理完成之后,才具体阅读和梳理细节内容。
如果在整理标题的时候,我们已经发现有些内容不重要了,就可以直接略去不写。
如果发现有部分内容看不明白,我们可以用特殊的颜色标记,等完成整个阅读再深入研究疑难点。
2、不熟悉的领域如何分析?
思维导图有一大亮点就是,几乎可以“所向无敌”的分析任何信息。(只要不是他国文字。)
因为,如果有的知识领域是我们极其陌生的。
我们也可以先把目录和章节整理出来,然后就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我们可以看明白的要点。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跳过难点,将所有你需要的信息筛检出来。以此掌握全书的面貌。
3、如何自学一个新领域?
当善用思维导图这个分析工具之后,我们有可能快速进入一个新领域。
因为我们可以使用导图分析5-10本这个专业领域的大学教材,或分析5-10本目标领域的专家著作。
然后,我们对一个新领域,就拥有了较好的视角和判断力。
最后,愿大家读书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