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我们这个习以为常的平凡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最近被《傅雷家书》所深深吸引,之前就拜读过这部作品,但没有细读,最近又重新拾起来再次细细品味,可谓获益匪浅。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他的儿子女儿的家书。有些家书简短,有些家书洋洋洒洒上万字,但无不体现了傅雷对儿子、女儿的鼓励,信赖,表扬,建议,关心和爱。通过书信,傅雷和儿子女儿交流感情,畅谈天下事。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背后,体现的是傅雷对自己严格的个人修养的养成,体现的是独特的教育的方式、更加体现的是一种和谐互长的父子关系。家书中这位父亲对儿子女儿各个方面的指导、理解与支持,无不让人心生倾羡。反观互联网时代下的我们,却多了一丝浮躁、隔膜与冷漠。
教育•修身
我被傅雷先生对人生认真的态度和对子女如此的关爱所感动。
他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心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然会了解的。”看到这句话让我想起《论语》中的一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为一名七年级的语文老师,在讲授这句话的时候,是否也该自省,有没有责怪别人不了解自己,之后,有没有做到继续真诚的待人。教师本来也必须是学生的榜样,只有老师自身做到了,才能去要求学生,让学生去做,这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操守。就像傅雷说过的:“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别要求别人。”这句话来要求老师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字里行间,无不展现出傅雷对于生活认真、自真、自信。这不仅表现在对于自身的严格要求,并且时刻提醒自己要加强个人修养。并在自我的约束、管理中又继而同样要求儿女。
他对儿子说:“老是蒙着自己,不正视现实,不正视自己的病根,而拖泥带水,不晴不雨地糊弄下去,只有给你精神上更大的害处,该拿出勇气来,彻底清算一下。”这里亦是要求儿子不要蒙骗自己,正视自己,不要在乎别人的目光与言语,而是要时时刻刻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即使有时候犯懒蒙骗自己也要在事后清算改正。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被傅雷敢于正视人类的天性的勇气所感动,让心里如同一股暖流划过,是啊,人无完人,我们又怎敢保证我们所做的事情,所做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呢?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所以,傅雷老先生一面严格要求自己,一面又允许犯错误,没有近乎专制的高要求,而是从客观出发,照顾到旁人的感受,也容易说服,教育效果更是立竿见影。
教育•学业
傅雷对儿女学业的关注与指导可谓字字玑珠。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定的信心,克制一切烦恼,他说:“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又说“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傅雷告诫儿子的,在求学阶段,首先要将学习放在第一位,不能被其他杂事所牵绊。其次学习要学通。俗话说的好,一通百通,无论是在学习研究上,还是钢琴艺术的学习上。读到这里我不禁发现语文教育,也是这样,你要通。就像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学要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要求。那么到底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打破传统,将课堂整个交给学生,但又不失了分寸,能够行之有效的达到教学效果呢?我觉得只要解决了这一个问题,后面提到的自主、合作、探究等的教学方式也就迎刃而解了。起初自己也在摸索、试验,通过反复的琢磨之后,我觉得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看似是学生主导,但其实教师只是大量工作与功底就体现在课前备课当中。从问题的设计,学情的掌握,重点,难点的解决,情境的设计等等环节,看似是学生主导,但其实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但表面上是学生主导,而教师只是引导。这良好的改善了老师满堂灌的弊端,加强了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育•情感
深受喜欢与获益匪浅的是关于儿女感情方面的指导。
对于感情方面,每一个人都会面对,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学校是没有这方面的教育与指导的,家里更是一味的忽略,从而让孩子们在感情路上走了不少弯路。但傅雷不同,明确的告诫其子:“对于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事实总有正反两面;追的你太迫切了,你觉得负担重;追得你不紧了,又觉得不够热烈。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要本质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当读者读到这里的时候,男孩子总会不至于一味的追求美貌,而是究其本质,女孩子也不会将心思与时间用在外在形象上面,何乐而不为。读到这里我庆幸自己在面临抉择之前读到这本书,有这种思想,更是拉近了我与傅雷老先生的距离,好像他并不只是傅聪,傅敏的父亲,而我亦将他当做自己的父亲,自己就像他的女儿一样听取老父亲的谆谆教诲。
教育•处世
对于别样父子关系也让我对师生关系有了独特的认识。
他说:“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而且,他谦虚诚恳的说:“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一种姿态交往。”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酿,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父亲与儿子,就如老师与学生,没必要高高在上,而是要商量,互长,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自我的绽放外,老师和学生可以一起寻找人生价值,相信学生,定会创造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教育。孔子亦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亦说过“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学生的身上亦有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傅雷家书》虽说是书信,但卷卷是“书”,每读一次,便有每一次的体会与收获。就像傅雷说过的:“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别的方式)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写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在第二次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将自己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并且把感悟与自己刚刚步入教师岗位的所思所想结合起来,思想有了巨大的升华。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无论是在修身方面还是处世方面,我会像傅雷教育他的子女一样,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关爱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