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渴望浪迹天涯,又希望咫尺便是家房。不用租屋,不用导航,附近四面,有老友在身旁。
和每次回老家不一样,这次,没了之前的快速逃离感,因为每次回来都要跋山涉水,网不好,信号差。总之,每次回来,都想着快回城去。
这次,特别留恋,下车的那一瞬间,第一件事是,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这是我的家乡。她在变好,她还是很老旧。她变得越来越美,她还是不算富有。
老家,是一个会遇到“时空倒流感”的地方。
三轮车师傅依旧逢人就笑脸相迎,他不认识我了已经,但我记得他。现在已经白发生两鬓,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大,但还是那么热情。亲切感扑面而来。
路上看到一位老师,上一次见他,是初中毕业那年的夏天。一表人才的中年大叔,如今稍有佝偻体态,还是很瘦,书香气还在,只是眼神大不似从前明朗,攀在自行车上,缓慢的骑行在街道边上。
街角的小吃店老板,身材还是胖胖的,但总是喜欢帮着老板一起张罗生意的奶奶已经不在了,倒是多了两个正在放假的孩子,和老板一样,满脸喜气洋洋的姿态招待着围绕在身边的顾客,收钱找零,或者指导留守老人家们如何用手机付款。
曾经的老同学大多都去了大城市,留下来的大都已经变成孩子他爸妈,三三两两的在夕阳下带着孩子唠嗑。看着老街不断添新人,油然感慨,或许总有人经选择离开,但一个地方,永远不缺新人往来。
天色渐晚,街道两旁亮起路灯,照亮我回家的路,唤醒脑海里的当年夜深人静,路灯下读书的小小人儿。
我初中毕业之后,就离开了这个小窝街道,这次再回程,看着眼前在当年充满青春荷尔蒙的母校,算了算,离开这里有近十年了。天啊,不禁在心里打了一个寒颤。
年岁渐渐长,我心悠悠扬。少年梦远方,只是,远方无家乡。
村子里的夜晚,安静的早。入秋之后,基本过了七点,家家户户开始闭门不外出了。任凭外面凉风凛冽,屋里始终灯火温暖。
这里没有客户,没有满档要看的邮件,没有揪心的八卦,没有匆忙焦急的涌动人群,我就随便找个软和地儿这么躺着,什么都不用想。这里只有自己,没有表情丰富的密集熙攘,只有满满的安稳踏实。
手机里突然传来朋友的微信,问我假期在嗨什么,怎么不接电话。我脑袋一惊,这几天基本没怎么碰手机,如果再这么多待一阵子,我大概会彻底和外界断了联系吧。
回想这几天,看花,逗狗,放空;烧水,煮饭,和面。着实向往了生活一把,虽然都是琐事,但也充实乐活。看到家人乐呵呵的脸,我仿佛置身在温泉池里,暖意融融,爱心波动。
村子里的确太安逸,每天面对的事情简单接地气。
和家人一起做饭,闲聊,串门的邻居时不时过来唠嗑,我们拿出自家的零食瓜果热情招待。小时候觉得大人们最爱的家长里短没意思,现在自己听说得不亦乐乎。
晚上早早吃完饭,一家人窝在床上斗地主,笑的肆意,手舞足蹈。狗狗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猫星人们顺着围墙边散步,时不时曼妙的踮起脚。
八点,洗漱完毕,躺在床上,脑袋空空,什么感觉和情绪都没有。窗外是雨滴洒落的声音,中间时不时几声狗吠,蛐蛐儿叫的欢。
有时候,真希望某些时光可以走的慢一点,长一点。给我们多点时间陪陪父母,给我们多点时间把握当下。
回城前夜,我和父亲聊家常,聊家乡变化,感受到家乡也在努力变好,她仿佛在努力变得不再让我们这一群飞鸟嫌弃她的落后寒囧。突然,我心里一热,我又为家乡做过什么,在此之前,我甚至连为她祈祷都很少有过。
有时候真的很希望某些时光可以慢一点,长一点。让我们有停下来歇息的勇气,不惧岁月流逝,便就不怕落后于莫名攀比。
这个大时代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赋予我们焦虑,不知不觉便就吞噬了我们这群在外的游子,使得我们本能的追逐理想,又在追逐中迷失,最后,连自己的理想是什么,都不再明确了,就只管睁着眼睛向前瞎跑。
生时如夏花,烂漫浓烈重彩。
时间往来往矣,枉然惘然,一年又一年。
不忘寻归途,何处是归处。
临行前,母亲递给我一包包好的芝麻饼,小时候最好这口。它刚出锅,热的烫手,却暖了我的前行路。
回城的路上,脑海一直翻腾这几天爸妈忙碌的身影,我泪如泉涌,不舍充斥心房。沿途风景伴着小风,吹的我心荡漾。这片生养我的土地,我忙忙碌碌这么久,居然忙到无心把你记起,差点把你忘记,可是其实,原来我是这么爱你。请你一定照顾好这座不大的小小村落和可爱的人们。待飞鸟再归巢,捧着热诚,不顾风雨雪花把路赶,管它道路崎岖,山高水长。
2017.10.10
时光下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