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是一个四口之家,家里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老大已经在城里定居,老二现在也已经上了大学。村里谁看见侯爸爸都说,他有两个好女儿,有出息,孝顺。没有错,我爸有好女儿,但不包括过我。她是我姐,侯家的大闺女,老侯家的老大。
在家里当老大的孩子,总是最辛苦的一个。我小的时候,要看着我,不让我乱跑,不能让我让我伤着了。出去玩,要带着我玩,走哪就得带哪,不带我,我就得闹。闹完了爸妈会说她,她还得忍着气,带着我玩。
记着小学的时候,那会还在村里,学校离家也就10分钟的路。每天早上叫我起床,帮我穿衣服,等我慢吞吞的吃饭,然后带去学校。那时候,我才上学前班,她已经上五六年纪了。我年龄小,走的慢,她比我大七岁,走的快,经常是在出家门的时候,是一起走的,一分钟不到,我俩就得差出个三四十米,再等会,我就快看不见她了。这时候,我站定,双手放在嘴边,向前大喊“姐,你等等我,”她和同学站定等我,我小跑着向前走,但每次都是差不多了就快要撵上了,她就扭头又走了。我一路得喊她等我好几次,才能到学校。放学回家也是一样,我跟妈妈告过状,等上学的时候,我还得喊她等我。
就这样过了一两年,她就去镇里上初中了。每天天刚亮,我还没有起,她就走了,天黑了才回来。吃完饭,帮妈妈洗完碗,就出去找朋友了。我很想跟她一起,有一次,我想跟她一起去玩,刚跟到门口,就被撵了回来。慢慢的我也有了朋友,也就不再在黏着她了。
她初中毕业的时候,家里大闹了一场,她没有考上高中。当时村里有不少,跟她差不多年纪的人,都出去打工了,不少人都挣到很多的钱。家里长辈多说去打工吧,四五年后也就攒够嫁妆,也能说个好人家,她不去。她说她要去邯郸上建筑中专。建筑中专一年学费两千多,再加上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爸爸心里不太希望她去上中专,但看她想去,也就同意了。去邯郸的前一天的晚上,在饭桌上,爸爸跟她说“想上学,你就去。我把话放这,毕业后,我帮不到你。”我扭头看了看姐姐,她低着头,拿着筷子的手有些许紧,嘴也紧闭。晚饭后,她没有帮妈妈收拾,早早的就回屋。等我回屋了,看见她,在床边呆呆的坐着。
第二天,我爸把她送上了去邯郸的车,走了。
记忆中,她好像很快就找到了工作,虽然钱不多,但能顾得上自己。后来有一次,我从妈妈那里知道了,并不是这样的。中专毕业后,她还没有满18岁,学校分配的工作是在外省,太远了,她没有去。刚开始的一个月,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只能在商场打零工,帮人卖袜子还有内衣,我妈说,她有一次丢了很多的货,工资赔给人家,身上一点钱都没有了。她打电话回家,想让家里给点,被我爸骂了一顿,别在外呆着了,还是回家种地吧。之后一个月没和家里联系,一个月后,打电话回家说,找到工作了,不用回家种地。
我小学毕业了,考上了邯郸市和县城里的初中。爸妈想让我去县里,学费低,离家也近。可她说,去市里上。我不是邯郸市区的学生,即使考上了,还有7500的借读费,不算其他费用,就已经很贵了。她和爸妈说,除了这7500块的借读费,未来三年,我的生活费,书本费还有其他费用,她全包了。拧不过她的执着,我就这样去了市里上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在市里上初中的孩子。
在她正式工作第二年,也就是她19岁那年吧。每年过年她都会给家里买好多东西,爸妈还有我都有新衣服,邻居朋友看见了,都羡慕他有这么一个好闺女。爸妈跟她说过不用,她也会照买,哪怕现在她已经结婚了。我问过她为什么,她说:“我和你都是女孩,但咱俩也能让别人羡慕咱们家。”现在她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