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每次旅行,都是遇见不一样的自己,他人即世界,是打开世界的一个窗口。团友是移民新加坡的一家三口,和他们的交谈中也让我了解了这个国家,心生向往。新加坡好在哪里?
1.新加坡的公司要给员工交17%的公积金,自己交20%,大学毕业生几年就能买房。
2.政府喜欢投诉,如果公司没给交公积金。政府就会去查企业,罚款,法律制度的完善倒逼企业守法。
3.疫情期间开店铺的,租金政府承担,无论是不是政府的商铺,都承担租金。不工作的也给发生活费,疫情花掉了一代人的储存金。
4.新加坡是多民族国家,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习俗,都会放假来促进民族和谐,如果端午节遇到周日,周一还给你放假,不存在调休。
5.种族和谐日会放假一天,大家穿自己国家的衣服,华人穿汉服,旗袍,学校也会举办活动,新加坡成立日(1965年)也会放假。
6.大学宿舍分配有种族指标,每个房间百分之多少给华人,马来人,白人,黑人,种族歧视是违法的。
7.有的人住马来西亚,在新加坡上班,用护照或者工作准证过海关,新加坡大学生也会到马来吃个饭再回学校。
8.新加坡国立大学鼓励本地大学生回家住,把房间留给外国人,宿舍都是单间,如果在外租房房租每月5000,学校3000,新加坡比中国的汇率为1:5。
9.从幼儿园开始,新加坡就是双语教育。一是英语,二是母语。从小开始就学习,不忘本。
10.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从小学开始就在筛选,小学和初中各有1次筛选,考上好的中学等于顺利进入名校,小学会考被筛下来就与名校无缘了。
11.新加坡华人占比70%,国语是英语,国歌是马来语,华人学习英文没有课本,所有课程都是英文教学。
12.选举人很接地气,会和普通人一起种树,劳动(这是真实举动并非作秀)。会一家一户敲门去进行宣讲,宣讲内容非常全面,考虑到各个人群的利益以取得支持。总理出门也不会带保镖,没有总理光环,混迹于人群中。
13.永久居民大学学费国家承担百分之六十,本地人承担百分之百,外国人自费。永久居民毕业后要在新加坡工作3年才可以走。
14.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设计是全球排前几的,本硕连读,大学三年,硕士两年,建筑系就100个人,10人为一小组一个导师,有些导师都是企业里的老总被邀请过来教学的,可以去导师公司里实习,毕业包分配的。
15.新加坡小孩14岁就可以出去做工,政府鼓励孩子出去挣钱。
16.离婚,男方要给女方付赡养费直到女方再婚或者死亡,如果不付,可以进行上诉,邮件诉至政府,政府会联通银行,下个月抚养费直接从男方卡里划到女方账户。
17.新加坡要保证每个人都有房子居住,每人只能买一套房,如果父母要把自己的房子给孩子,只能把房子卖掉,把钱给孩子,房子不能赠送。孩子可以自己贷款买房,用自己的名额去买。
18.如果孩子用父母公积金买房,等他工作后用了多少会从孩子账户里直接返还给父母。
19.新加坡永久居民生一个孩子,政府给6-7万人民币作为教育基金,后续上学之类的费用从账户里扣。宝妈还有16周带薪产假,宝爸有四周陪产假。新加坡还对有娃家庭提供婴儿花红、新生儿保健储蓄金等多种补贴。
20.新加坡没有退休年龄,只要你想干就可以一直干下去,没有固定工作日。
21.新加坡是花园城市,没有四季,一年都是夏天。
22.新加坡家里几乎都不做饭,一是不会做,二是成本高。吃饭都是去离家近的食阁(油烟机不能外排空气),食阁就是各种stall聚集的地方,有来自不同种族不同风格的美食,价格都十分亲民。
23.新加坡有罚款和鞭刑,即使你是一个素质低有问题的人,各种规定也会把你教育的遵纪守法。
即使新加坡如此之好,一家三口的团友也没有放弃中国国籍,大姐说出国后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爱国,租客到她家来租房子听到说中国不好,城市很肮脏,她气死了,立刻让对方拿着行李出去,不租给她。即使入新加坡国籍小孩教育会省去一大半费用,买房也会省去一大笔费用,她们依然不为之所动。每年频繁的在新加坡和中国往来,她们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我问会考虑回来吗,她说可能吧,小孩想在厦门定居。我问是什么契机会去新加坡发展,她说小孩上幼儿园被别人欺负,咬耳朵,打她,家长没办法。有次带去新加坡的托班,里面的小朋友都自己玩,做手工,小孩说,妈妈我喜欢这里。于是,她们就去新加坡发展了。
他们对孩子的爱溢于言表,下个月小孩要到北大做交换生学习一个月,爸妈也陪同去。他们还计划着西藏游,如此有爱又幸福的一家。爸爸儒雅温和,到哪里都扛着相机拍照,一点怨言也没有,还给我们拍。妈妈活泼开朗,幽默直率,期间脚扭了,爸爸还给扎针抹油搀扶着。夫妻俩走哪里都挽着手,女儿跟在后面。他们经常开玩笑,你就是一个意外。相濡以沫几十年,大姐说起来都是满脸笑意,看得出她很幸福也很随性。想出去玩了就和老板请假,老板说多久回来,她说可能一个月吧,不确定。老板没办法不能开掉,最后还是老板求着回来上班。想回娘家了,买了机票就回去,一年能回6-7次,呆够了再回去上班。我问不怕丢掉工作吗,她回答我可以辞职了再找啊。如此随性,说走就走,老公也没有任何意见,就这样爱着,迁就着。这种底气源于对生活的掌控力。
羡慕着,学习着。愿每个行走尘世的身影,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花时令:春樱般炽烈地爱,夏荷般清醒地活,秋桂般含蓄地守,冬梅般孤勇地望。让生命的褶皱里永远藏着未拆封的花信,让每个寻常的日子,都长出向阳的枝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