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怎样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呢?有几个原则:尊重、理解、沟通。
被尊重和被理解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人觉得被尊重、被理解时,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即将成年的孩子,分别向他们的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去住的要求,一个孩子的父亲说,咋啦?家里容不下你啦,好好给我呆着。另一个孩子的父亲却说:“好呀!需要我帮什么忙吗?”结果却是,反对孩子搬出去的父亲不但没能阻止孩子从家庭中走出,还和孩子发生了深深的矛盾。支持孩子搬出去的父亲反而使孩子留了下来。x
原因是两个家长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相信每一位家长在听到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准备搬出去住的时候,心里都会有很多想法,第二个孩子的父亲也是如此,不过他尊重孩子的决定,理解孩子提出这样的请求必定有他的原因,同时他主动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在这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感到了亲情的温暖,觉得在家里也很好,于是决定不搬出去住了。可见,尊重、理解、沟通可以有效地帮助处理好青春期孩子的问题
下面讲一个关于沟通的例子,一位家长,她有一个19岁的女儿,母亲和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朋友”,我一直觉得,女儿和我是处在平等地位的,相互信任,经常交流。”她说,“从小到大,女儿有什么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都会告诉自己,包括学习、和同学交往等各个方面”,甚至连有男生追求她,她都会告诉我。
这位家长和女儿平时的沟通是平等的,有时候因意见分歧有所争执,若事后想想是自己不对,错误地批评了女儿,变会主动向女儿承认错误。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她从不会不经思索地拒绝。即使是非常荒谬的要求,也会再慎重考虑之后,把它当作一回事的给予响应与讨论,找出充分的理由,让她明了自己的看法。不仅如此,这位家长还在许多事情上都征求孩子的意见,即使是孩子提出的意见很糟糕,也会认真倾听并与她讨论。就算是非常必要的要求,也会用“我希望。。。”或“我建议。。。”等语句,至少在“形式上”给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间,让他有学习、思考、省悟的空间。而不是生硬地讲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1,沟通中要尊重孩子,尊重他的想法,意见。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来对待,切忌以大压小。
2,沟通中要尽量理解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的感受
3,沟通要讲究方法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