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无条件的爱

大家好,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朱子家训》昨天分享了修身,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齐家,如何做到无条件的爱?家训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自律,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也柔。

《家训》要求父母对子女要”慈“”教“。所谓”慈“,就是父母要疼爱子女。大学之道在至于至善,父母对子女的爱必须是至善的爱。同时父母对子女千万不可溺爱,溺爱是害。如果子孙不肖,对其放纵是不行的,所以朱熹指出:“子孙不可不教也”。比如独生子女被父母乃至爷爷奶奶视为掌上明珠,并一味迁就、百般疼爱,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的性格,根本不讲长幼之序,不懂礼貌,什么事都由着他,犯了过错也不指教,在家庭里称”老大“。这种性格如果养成,对孩子成长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所以,作为父母在对子女倾注慈爱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教。

其次,《家训》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孝”。所谓“孝”,是指子女要善待父母,父母在世,子女要奉养、尊重,父母死后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朱熹强调的“孝”是真心实意的孝,是子女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而心甘情愿地付出。父母辛辛苦苦将子女养大,在子女身上倾注了无数无私的爱,而作为子女,一旦独立就应当主动承担赡养父母的任务,使其安度晚年,不仅在物质上关心父母,更应在精神上关心父母。在父母面前最重要的是始终对父母和颜悦色,这个是最难的,只有和颜悦色才是从内心发出的对父母的爱。平常要多问寒问暖。其实说到孝,我自认为很孝顺,可是没有做到像孔子说的“色难”,始终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小时候总感觉父母对待偏心眼,有认为父母偏心眼的吗?认为疼弟弟,不疼我,等长大了,又要给哥哥看孩子,总感觉自己内心受到了冷落,有时会对父母言语有些冲突。会让你很不舒服啊,现在我学会了接纳,那是因为父母的需要,哥哥弟弟的需要,你要接纳和允许够了,而不是活在过去当中。现在对待父母,我会时时觉察有没有和颜悦色。有没有做到色难。

从我们尚在襁褓到咿呀学语再到长大成人,是父母用他们的爱将我们抚养成人,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所拥有的现在。父母,付出了他们的时间精力他们的一切,乌鸦尚知反哺。我们能为父母做什么?让他们安享晚年?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问候,也是对父母的一份孝心。

孝心最不能等,因为父母正在一天天老去。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每个人都终将老去,你如何对待父母,子女将会如何对待我们,让我们学习好家训,践行好家训,让孝道会成为家风代代相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一个朋友的文章,关于亲密关系的。 过去的深重创伤浮现出来。 父母天然就会爱孩子吗?不见得。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
    米粒_7810阅读 285评论 2 3
  • 假期重新开启,在漫长的网课结束没多久,你悲哀地发现,熊孩子又从学校回到了你身边,又赖在了家里…… 于是,你又开始了...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阅读 383评论 0 1
  • 家风、家训、孝道,都是儒家文化中最经典、最优秀、最值得倡导和推行的东西,很多的精神内涵都跟我们的工作、学...
    山人周永阅读 2,302评论 0 2
  • 身为妈妈,你有没有对子女的行为进行评价,对ta不满意,不经意就拿ta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总是期待ta能够按照你...
    了不起的圆圆阅读 815评论 0 0
  • 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要学会辨别孩子是否处在叛逆期,还是顽固性障碍。什么是顽固性障碍呢?...
    张林春阅读 4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