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容易多愁善感,特别是到了晚上,各种思绪全都从潜藏的地方冒了出来。
我是个间接性缄默的人,特别是我在思考的时候,这种缄默发挥到了极致,我会反感那些打断我思绪的人,总会在心底想他是不是故意的?其实有时候我也知道,是我太过敏感了。
太过敏感,所以对人的情绪捕捉的十分细致,有个褒义词的成语叫察言观色,但敏感和它又不太同,因为察言观色大多数都是形容一个人的优点,譬如此类的还有长袖善舞等,它们大多形容一个人的心思玲珑,剔透。而敏感不同,敏感更多的倾向于对自我的内在保护,是一种小心翼翼的,觉察情感。
还记得我之前暑假期间有看过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我当时看完之后心里是有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心口处闷闷的,其实我并没有理解看明白,因为内容实在太多,太杂…而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阅历才能看的懂,看的透。但也并不妨碍它带给我的直观感受。
就如他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我觉得,他真正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这也是我最想向他学习的 ——有一颗强大的心,不畏世俗的眼光,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