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下半年几乎都没有看电影,也没有去关注影讯,假装世上根本没有“电影”这个东西存在。结果近日被小伙伴接连安利《寻梦环游记》,掐指一算八字还算合,于是决定从死宅状态中抽身,去一趟院线。
隔离太久,对外部世界的信息开始变得极其不敏感。对于本片,除了片名以外,我一无所知。直到进了影厅发现大量小朋友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是迪士尼的动画片。
以下开始正文。完全剧透,慎入。
初印象——开篇是一段独白,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画面是墨西哥剪纸和动画的结合,将“往事”的剧情走向和人物的情感表达得精巧有趣又充满了地域风情。这个故事开篇成功吸引了我,如此诚意满满的制作,后续的故事似乎变得更加值得期待了起来。
初认知——故事发生在墨西哥,时间是亡灵节期间,主人公是个爱好音乐的小男孩。对于墨西哥,除了鸡肉卷以外我所知甚少。但迪士尼很聪明地描绘了小男孩的不以为然和大人们的郑重其事,对话的一来一往很自然地交代出了观众所需要知道的各种基本概念,也透露出这是一个音乐梦想和家庭责任之间的话题故事。
剧情结构(全剧透)
故事的主线围绕两个人展开,在明处的是痴迷于音乐的小男孩,在暗处的则是许多年前为了音乐梦想而离开家人的曾曾祖父。
因为多年前曾曾祖父的离开,主人公一家有了一条“远离音乐”的祖训,全家上下都将音乐视为洪水猛兽,极其夸张地遏制着小主人公对音乐的渴望。到奶奶砸碎了小主人公偷偷自制的吉他,故事到了第一个高潮——离家。
太想证明自己的音乐天赋,又苦于弄不来一把吉他的小男孩最终决定去偷纪念堂里的那把吉他,于是迎来了故事的第二个高潮,也是第二场景——亡灵世界。天晓得他触发了什么机关才突然从人间切换到了亡灵视角。
活人小男孩要回家,需要得到家人的祝福,这是故事推进的前提。冲突再次出现,曾曾祖母祝福的附加条件是远离音乐。因此,小男孩开始了找寻曾曾祖父的寻亲路。里面有两个小高潮,一个是为了赢门票而上台表演,另一个是为了吸引“曾曾祖父”的注意而当众弹唱(唉我竟然才发现这原来是一部音乐剧…)。故事怎么可能这么顺利,所以“曾曾祖父”如我所料是个反派,影片终于迎来了全剧的终极高潮:全家总动员大战邪恶大魔王。
小男孩真正的曾曾祖父,那个曾经因为音乐而离开家人的男人,告诉小男孩,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到了大结局——回家。
故事明暗两条线始终交织,隔着几十年时间的两代人在亡灵世界相聚。小男孩在走着一条和先祖如出一辙的离家路,同一时间他曾经痴迷于音乐梦想的先祖亡灵却因悔于昔日的错误决定而不愿再碰音乐。两个极端的相遇,互相干扰互相融合,最终得出了新的最优解。明着看过去似乎是小男孩回家的故事,而实际上,更是曾曾祖父终于赢得了妻子的原谅而回归家庭的故事,也是这个遏制音乐到近乎有些畸形的家庭的最终回归。影片的开篇是只有鞋子的活着的一家,到最终结局,是在乐声中载歌载舞的完完整整的“大家庭”。
所思
在看片子的时候,有两个念头始终不断交替出现。一个是感慨皮克斯工作室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另一个是惋惜我们那么多灿烂文化传统没有能够登上华丽舞台。
一
片中的小男孩慌慌张张从纪念堂跑出来,误入了亡灵空间,这个设定让我眼前一亮。而当亡灵世界真的完完整整呈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是真的震惊了。唯有照片被供奉在佛龛前的那些亡灵可以在亡灵节的这一天回到人间,去看看那些放不下的未亡人。而一个灵魂真正的死亡,发生在世间所有关于他的回忆都消亡的那一刻。亡灵惦记着那些他们曾经爱过的未亡人们,而未亡人对于他们的思念则是他们能够继续存在的能源。
在看剧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奶声奶气地说:“妈妈,这个电影不好看。”这部动画片,确实不是画给小朋友们看的。而是画给那些经历过、思念过的大人们。只要记得,他们就不曾离开。
二
或许是因为最近在研究我们当地文化的缘故,当看到片头的墨西哥剪纸时,我的第一个念头是为什么陕北剪纸没有出现在动画片的片头呢?明明我们的剪纸更精巧,更丰富。
当亡灵世界浮现,我开始想象奈何桥的模样。人只有生死两个状态,对另一个世界的想象,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时代发展,我们追赶着西方的脚步越跑越快,将许多传统与风俗都远远地甩下。爷爷去的早,这么多年来奶奶总是惦记着,除了清明节,还有正月扫墓,七月十五献饮食纸钱,十月初一送寒衣。老一辈的念想,是维系着阴阳两界的通道。
好困~就到这里吧。晚了两个小时交作业,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