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 《由内而外的教养》: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好的延续?


   如果你跟孩子或者伴侣经常因为一个行为吵架不愉快,或者你会莫名其妙地发现某个行为特别不能容忍时,可能你需要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你身上还有没有妥善解决的问题。


                                                                                                              ----题记


   《由内而外的教养》这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反思自己从而给自己孩子更好教养的一本书;我们通常都说我们的孩子是自己的复制品,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养不教,父之过.....但是我们往往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书里给到的解释就是“我们的大脑里有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外显知识我们能够比较容易感知到,然而内隐知识很多是无意识的,我们有时候碰到一个场景,会莫名其妙情绪上来,你去分析,却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内隐知识在起作用,而我们内隐知识的来源大部分都来源于我们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的交互方式留存下来,而这些内隐知识又在无意识地影响着你与下一代孩子的交互方式,这种行为模式固定化的传递导致了一个个轮回。”,从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得知复印我们孩子的文档就是我们自己本身的“内隐知识”。


   那么如何去升级自己的“内隐知识”呢?


1. 重新审视自己的反思场景


要想升级自己的“内隐知识”,首先你得学会感知到自己的“内隐知识”,而达到感知这个目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反思。


“反思”这个词由于经常出现在我们口语里,以致于真正会反思的人少之又少;试想我们平常觉得需要反思的场景,往往是发生一个错误,或者事情搞砸之后挂在嘴边的话;这个场景本身就有问题,难道事情成功了就不该反思吗?难道你对自己经常机械化的行为模式就不需要反思吗?比起第一个场景,后两个场景更为重要。


就像我题记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经常会莫名其妙因为一件小事不能容忍的时候,或者明知道一件行为不好,可是自己还是会不断重复出现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本身的问题。


2. 回顾自己的行为习惯联系自己的童年经历解读自己


这个步骤需要采取倒推的方式,比如从我自己本身来分析,在我现阶段与父母的交互中往往缺少深层沟通,比较独立,在健身过程中也缺少与其他人群的互动。


用这本书里的解释,我这种行为模式属于回避型,回避型的处事行为背后是早期童年时期与父母交互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情感层面的交流肯定。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小女孩因为肚子饿在哭泣,哭声打扰到了在旁边看报纸的父亲,面对哭声,父亲毫不在意,在看完手里的报纸之后,匆忙地给女儿换了尿布,继续看报纸;结果,女孩哭得更大声了,父亲以为女儿困了,就把女儿放到房间里去,女儿的哭声还是没有停止,这个时候父亲才感觉到女儿可能是饿了,给女儿喝了奶粉后总算是安静了下来。从女孩的这个经历中,女孩就感知到自己的需求发出并不是能够得到外界的正确回应,长期以往,女孩就会形成回避型人格;那么那个爸爸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大的可能是这个爸爸早期在自己的童年时期也是这样的经历,没有得到父母的即时情感交流,这部分的感知也就内化到这个父亲的脑海深处形成“内隐知识”,这个“内隐知识”又决定了这个父亲对待他孩子的行为。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能我本身早期的时候与父母的交互关系也是类似于上面那样的。


3. 留意自己的行为,让“内隐知识”外显化。


   如果你能把你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你的童年经历联系起来,你就很大程度地把你的“内隐知识”外显化了,外显化的好处就是你对你自己的行为就有意识了,你能够对你的行为有更多的感知,这些感知包括这个行为的产生原因,行为的方式呈现,以及带来的影响效果;有了这些感知你就有了调控你行为的基础,你会去衡量你的行为利弊,也就让改变产生了可能。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解读,以及应用书中的方法剖析自己;我把这本书的副标题取为“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更好的延续?”;写到这里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要学会不断反思自己,把自己打磨成一个更好的“复印原件”,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好地延续我们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读的比较艰涩,就像《教出乐观的孩子》一样,是一本理论多于实践的书籍,但是这种书反而是育儿中比较难得的类型,因...
    幸福的后花园阅读 4,704评论 0 0
  • 听不见声音的贝多芬索性引叩门的命运进入森林所谓优美的旋律就是一旋再旋的年轮让树成长为音乐抑或让音乐参天为森林音乐也...
    失业猎手阅读 2,615评论 0 3
  • 我在2017年计划用网课的方式学意大利语,当时开了个头学完了发音部分和前言,然后就搁置了,直到去年年底,...
    月光薇妮阅读 5,397评论 4 2
  • 斯皮尔伯格拍摄影片因为无法塑造一个鲨鱼的可怕形象,变换出若隐若现的鲨鱼形象惊悚效果更好。 一、换个角度解决问题 有...
    真墨流歌阅读 1,059评论 0 0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开始读觉得是鸡汤,现在看越来越有味道了,科维真的不愧是大师,不愧是思想巨匠。 今天主要想...
    lancelot丶阅读 2,5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