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复盘
在这次陪妈妈出游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让我很气愤的事情。事情的引起,妈妈只跟我说是报团出去玩,没有说这个团是从哪里报的,也没有给我具体的详细行程安排。而我也秉持着一贯不管不问的作风,没有多问一句具体的情况。结果当我走上报团车上时,我才发现所谓的报团游玩,只是人家直销团队组织的游学活动。所谓3天2夜的行程,不过是一天游玩,两天学习。所以,当我得知了这次的行程后,我开始质问妈妈是否知晓实情,妈妈说她也不清楚,是她表妹联系她说好的旅游计划,只跟她提可能要听半天课,但没有说不可以出去玩。
这个故事听到这里,我有两点不满情绪的理由:
第一,妈妈自始至终没有跟我提过这次的出游是跟随直销组织外出,也没有跟我说过可能要有听课环节。所以,导致了我想当然的以为所谓的报团游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抱团旅行。
第二,妈妈表妹自始至终没有跟我妈妈发送具体详细的行程安排,也没有跟我妈妈说这是一次集体组织的游学活动。所以,导致了我在得知此次活动的真正行程时内容怒火中烧。
随后我的情绪开始慢慢发酵,最终在其他人的问询下,爆发了情绪,向妈妈抱怨没有提前问清楚行程,向妈妈抱怨没有提前给我说具体的实情。当我的情绪随着我的语气向他人描述这个事件,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就是做人不诚信,把人当猴耍。我开始抑制不住想到我花了接近24小时的时间坐着火车从南到北,来陪我妈妈出去游玩,而事实是我在宾馆待着,妈妈去听所谓的课。想要这些时,我越来越愤怒和委屈。这一切愤怒的来源,是来自他人的不坦诚,也是来自妈妈的不巨细告知;这一切委屈的来源,是来自我放下工作回家陪妈妈出去玩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也是来自自己不提前问清楚情况做个不管不顾的女儿。
事后,情绪慢慢平复。我开始反思:
1.换位思考:
妈妈表妹的想法,可能是怕据实已告会被拒绝,也可能是真心觉得此行对妈妈是有益的。所以,才建议妈妈去参加。而妈妈的角度,可能是觉得听课这件事本就不是什么必须的大事,也不知道这是此次行程的重点任务,所以,妈妈会觉得没有必要告诉我。所以说,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每个人的表达也就不同。
2.真诚沟通才是真正利他的开始:
试想如果当时妈妈表妹直接告诉妈妈具体详细的行程,妈妈还会参加吗?如果妈妈不参加,我还会在这个时间点回家吗?我想我不会。如果妈妈告诉我可能有听课环节,我一定会问清楚听课缘由吗?
当我们彼此坦诚地向对方告知情况时,我们的沟通才是出于为别人考虑的前提。当我们学会了为别人考虑,那么也许你想要达成的目标也就变得容易得多。所以,真正的利己都是以利他为基础的。
3.做个情绪平和的自己:
这次的事件,事后回想:我明明可以以更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也可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更可以以更理性的姿态解决问题。
写在最后的话:
如果凡事想要的都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以这个结局倒推行为,让理性行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许一切都不会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