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分意志力训练营复盘】所谓意志力:瓦砾堆中,日日磨砺

70分意志力训练营的学习今天进入第二阶段复盘,星期天的早上5点起床,通过思维导图对过去的16问做了如下梳理。

晚上提笔写这篇复盘的时候,想起无忧小伙伴在我一篇打卡文末留言说与我共勉的一句话: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

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

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

——《山月记》

这世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明珠难寻瓦砾常见,好像怎么努力都有比自己强的人,怎么努力都摆脱不了瓦砾般的命运,所以这句话才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吧。

首先我得承认自己也是并非明珠,却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之人。然而,我被命运扔在了瓦砾堆里。

就在我写到这里的时候,又是哪家的女人如诉如泣,远得听不清内容,又近得听得分明她的歇斯底里。这种声音经常能在我的周遭听到,如同每天早上6点左右都能听到斗地主的声音,每天!

这片渔业社的原住民们自建的房子,楼间距近得超乎想象,一旦争吵,无处遁形。你说这是贫民窟,却家家都是独栋,没错,我婆家也是,但我常常有种住在贫民窟的错觉,这里,感受不到文化,与生活。

有女朋友跟我分享说去日本看到那边老人的精神状态,自己老了也要活成那样。见识限制了我的想象,可能想要什么我还不是特别清晰,但是我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

然而,在这种生活环境中,人是很容易沦陷的。人是群居动物,人之区分的要因之一便是环境的影响,其分量丝毫不亚于遗传。且不说外部环境,单自己家,每每看到先生睡大觉、刷抖音、玩手游、盘手串,我都深深地感到这日子好没盼头。客观地讲,若不是我不断地学习、修行,都不知道歇斯底里多少回了……

所以身在瓦砾堆,若想把自己磨砺成一颗明珠,需要比常人更坚强的意志力。可是如何才能磨成一颗明珠,而不是被一堆瓦砾埋没?

成功学的技巧不难掌握,如同老高在每日一问第8问分享的成功学6步法,但它是有致命缺陷的——大脑无法区别真实的事物和想象的事物,所以人很容易陷入愉悦的想象中自嗨,或者说自欺欺人,因而所谓的成功学6步法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成功。WOOP心理学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障碍,使成功学成功落地。

我想说的是,“术”并不难求,方法论的东西多到泛滥,够我们试一辈子的,但一生太短,不能总拿来试啊!

老高的方法论,是在打通了“道”,也可以说是管道之后的方法论。老高在开营仪式上说会跟我们一起打卡,他在每一问提供给我们的打卡素材,少则近千,多则数千,却并不要求我们字数,每天还要看400篇左右的打卡文,并给部分打卡文点评。他不仅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可以努力的程度,同时也毫无保留地分享了比努力本身更重要的,努力的底层思维以及努力的方法。

比如第9问的“意志力笔记”、第10问的“如果…那么……”触发点清单、第11问时间与空间的抽象化、第12问的拥抱未来练习、第13问的体验反思感受日记、第14问设置微习惯、第15问“把事做正确”转为“做正确的事”、第16问寻找核心破局点,列“正确的事”清单。

工具再好,不会用也是白搭。这些并不单单是提升意志力的工具,老高还给出了详尽的使用说明。每日一问的价值,也绝不仅仅是写打卡文一时的梳理,而是被这些底层逻辑武装起来的认知对每一个当下的敏锐觉察。

生活,仍一地鸡毛。

多少个晨起晚睡的时刻,不仅耳畔鼾声如雷,甚至能听到别人家呼声四起。而我,在瓦砾堆中,日日磨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