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女先生,以她们的一生去活出属于自己的姿态

如今社会上,女性的地位愈发突出,并且社会上也在追求着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古今中外,一直都有让人感到敬佩的女性,她们在她们的时代,以她们的方式,让她们所处的时代因她们的力量而有所不同。

有两位女先生让我觉得,她们是我们的榜样,是现在的女性应该去学习的人。她们在平常的日子里是个普通的女性,但她们在属于她们的领域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最近叶嘉莹先生被各大媒体报道其捐赠的事情:94岁的她,决定将全部财产都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赠1857万元。

叶嘉莹是谁?

她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出生在书香门第,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她热爱诗词,并将一生奉献给诗词。她经历过动荡不安的时代,离乡三十年饱尝苦楚,生离死别,更是难去讲述,但对诗词的热爱,一次次地支撑着她。

当她离乡三十年,重回祖国大陆时,她一口气写了1878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当第二次回国,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听到导游也在一首首地背唐诗时,她意识到,祖国的诗根仍在,诗歌不死。

于是她申请回国讲学,得到批准后,她应邀去全国各大高校进行讲学,也应社会各团体的邀请,举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她的演讲,受到广泛的欢迎和赞许。她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

她以自己的行动去唤醒国人对诗词的热爱,以一生去证明自己对诗词的热爱。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


说到女先生,很多人也会想到杨绛先生。

她是钱钟书的夫人,他们的爱情平凡而珍贵,广为人知。

但我们还要知道,她是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

她是个很认真的人,为了忠于原作,能更好地翻译《堂吉诃德》,48岁的她开始学习西班牙语,每日坚持学习,从不间断,三年后已经能读一些艰深的文章了。

她在文学上所做出的贡献值得人们去敬佩。

自2001年起,她便将个人稿费捐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到2014年已累计捐款一千多万。

两位先生都如此,以自己力量去影响未来的年轻人。

她们如同一盏明灯,充满着人文关怀,用自己的一生去照亮更多年轻人前方的路途。

她们也用自己的一生,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姿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