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是原罪?没错!懒惰的背后是恐惧——对未知的深深恐惧。
因此,我们人生中最需要克服的阻力就是“惯性”
上学的时候,读书是惯性的安排,拿到文凭后不读书了也是惯性的安排。只有极少部分人愿意停下来想想:为什么一定要遵从惯性的安排?我可不可以不这么懒惰和恐惧?这些人就叫作智者。
佛陀要挑战的是生老病死的惯性轮回,他思考、苦修、证悟、成佛;
孔子挑战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他周游列国,承上启下;
庄子要摆脱功名利禄的惯性诱惑,齐物、逍遥、超然世外……
亚里士多德对宇宙的解释和界定统治了西方世界两千年,
牛顿突然觉得不对劲,他的思考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宇宙;
当人们说出“我们不需要上帝,有牛顿就够了”的时候,爱因斯坦又用相对论重新设计了宇宙的样子…
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读书、思考、践行了。你未必要成为影响全世界的伟人,但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能够纯然成为一个生活中的艺术家和高手,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真庆幸读过《论语》,而且对孔子的观点深信不疑。他说:“不如学!”发脾气、生闷气、喝闷酒、找个红颜知己、离家出走、依靠诗和远方,这些奇怪的方法都是绕个弯子的懒惰。认认真真地读书、学习,用学到的知识改变自己、改变社会,压根儿不需要那么多虚头巴脑的口号和心灵鸡汤。
读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那得取决于你对生活什么时候失去好奇心。好奇心不死,读书不止。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