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去靖港是在很多年前。记得是搞学校危房普查的时候,跟教委的领导们一起。
那时小镇上还比较繁华,小商小贩的摊位都摆在窄窄的街道上,买卖的东西大多镇上居民日常用的商品,还有农民自家喂的猪杀了砍肉挂着和自家菜地里种的时季菜,数量都不多,但很新鲜。如果季节合适,能买到刚从池塘里刚摘的菱角、带泥的湖藕、活蹦乱跳的河虾,还有分不清是泥还是果的荸荠......
听当地人说,靖港在历史上是湘江上很著名的港口,船只从长江转湘江去湘阴或从湘江到洞庭湖,都要在靖港停留。所以就有“船到靖港,无风也要歇歇脚”的说法,当时又有“小汉口”之称。那里的繁华就可见一斑了。不过后来水运逐渐被陆运所取代,靖港也逐渐败落了。待到我去时,已看不到可供瞻仰的古迹,街道上的青石板早已被水泥路覆盖,街两边的店铺在我这凡人眼里也看不出年代,只是觉得破旧。唯一有印象的是当地的唯一的工厂——望江楼。望江楼的布鞋是当地人津津乐道的光荣。据说当年有人出差北京买了双布鞋,以为是首都特产,回来后才发现居然是望江楼鞋厂出品。
再去靖港时,靖港愈发败落了......
这次和朋友们相约旧地重游,新的靖港已不是当初的想象。修整后的街道铺满了花岗岩条石,改装后的铺面木门花窗,入口处牌坊层立,廊檐下红灯高挂,整条小街翘檐比邻,拱桥高架,一派古色古香的南方小镇样。沩水河在这里转了一道湾,让小镇的半边街映衬在秋天的夕阳下无限怀旧新开的街发现了许多古迹。有曾国藩战败投江处、有繁华时遗留的艺馆、有某某名人的故居、还有任何旅游点都必备的庙宇,甚至还有根据地遗址和变革时代的痕迹......
还有靖港的特产,火焙鱼、糖油粑粑、萝卜干、芝麻豆子茶,还有最最值得骄傲的靖港祖传李氏香干。其他我不觉得,唯有这香干确实不一般,又香又嫩、纯手工制作,其他地方买不到,还要预定。如果你上午赶得巧,可以喝到当天新出炉的豆浆,很纯很浓的豆浆。
这次到靖港,一切都变了,人变了、景变了、房子变了、价格变了,连心情也变了。望江楼鞋厂也变成了望江楼宾馆,小镇人们的生活改变了。唯一没有变的是那个花痴苏彩萍(音译),依旧穿戴得万花筒似地追着街上的帅哥跑......
周末来小镇的人很多,因为那份休闲、因为那份乡土、还因为那份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