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哈扎拉尔的微笑》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哈扎拉尔的微笑》,初看书名,潜意识默认“哈扎拉尔”暗指上帝,这是上帝在微笑,因为书中记录着作者的思考。这不是具有明确目标,具有强烈针对性的思考,而是意识流的飞逝,当它飞来时,作者抓住它;当它逝去时,留下了《哈扎拉尔的微笑》。聆听朗读者(包括作者)的倾情演绎,那思考如泉水叮咚,如细流涓涓,如江河滔滔。书中传来的声音如雾朦胧,如烟缥缈,如雨嘀嗒,如雪簌簌;如一缕幽芳沁人心脾,如一阵清风扑面而来,让人领略生命与生活的默契,向往生命与自然的融合,体悟活着的美好!

虽然今天是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未曾通读,但朗诵会上的点滴篇章,已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者思想的流光溢彩。诗意的语言,假托哈扎拉尔之口,无拘无束地表达着,像一条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的小路,绵延伸向生命的远方,让心在这里行走迂回,渐行渐远渐无穷。原来写作可以这么跳跃,可以这么任性,可以这么无忧。不需要谋篇布局,层层铺垫;不需要词藻华丽,起承转合;不需要长篇大论,匠心独运。一切皆是随心所欲,手指花开,如天马行空般悠闲自得,却深邃幽远。这是一种写作的境界,这是一种思想的超越,这是一种自我的开拓创新。让我想起陈寅恪先生所说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我想作者张文质先生正是这样的人,才有《哈扎拉尔的微笑》。

因此,张先生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从他出版的第一本专著《唇舌的授权》起,一直追随至今。如春华校长,读了张先生的作品十五年了,还在读。她与张先生的作品从初见到再次相见,从陪伴到如影相随,那“心灵的悸动”,“甜美的忧伤”,“妥协的智慧”,“自由的高贵”,皆因懂得,所以慈悲。

原来有一个诗人教育学者的著作,可以使人柔肠千回百转,魂牵梦绕。文字的滋养已融入他人的生命,润泽他人的人生。我对张先生直言不讳:相见恨晚。细想来,我倒是幸运的,因为结缘“半亩花田”,才得以目睹张先生的才子风流,才得以延续自己久违的追梦之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ios开发之适配iPhoneXs,iphoneXR,iphoneXs Max 第一步:首先替换启动图啊骚年 iPh...
    北漂老张阅读 156评论 0 0
  • 刚考上大学的时候,心情雀跃。尽管只考了一个普通的211。第一次有了一种人生归自己掌控的感觉。 ...
    北海曰阅读 237评论 0 0
  • 项目里经常要用到定位功能,每次使用初始化实在有些麻烦,这里就做一个简单的封装以便日后其他项目调用,直接上代码。 在...
    BzCoder阅读 1,909评论 0 0
  • 看见了,我们的保护罩在慢慢褪去,就像臭氧层一样慢慢的在破开。我们逐渐去面对这个社会,带着懵懂的无知和好奇的进去了,...
    一块蓝布阅读 1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