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来临之际,本能的翻出在箱底压了好几年的高级教师资格证,思绪万千。
看着安静躺在眼前的红色本子,内心深处虽说不是翻江倒海,却也是有些遗憾的。
大学毕业那一年,我通过努力,本可以在某师大附小任语文老师一职,但因为男朋友(现在已经是丈夫了)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同时我也通过了该市的公务员面试,我不得不放弃了这个任教机会。
这几年间,我偶尔会问自己:要不要再试着考教师转行呢?
但是安于现状的我不敢轻易作答。
或许,与教师资格证相关联的,也只能是每年把红本拿出来缅怀一下,欢快地参与超市的教师节打折活动,以及各大景区针对教师的免门票优惠了。
雕玉无痕
有生之年,没有办法再体会站在讲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了。
但我首先是一位母亲,现如今我手上有两块璞玉。孩子们的未来世界与生活高度,取决于我是用斧头还是刻刀来雕琢她们。
“小小人儿心不小”,小孩都是会看大人脸色的。比如孩子摔倒了,如果大人反应很激烈,她就会觉得我应该很痛我要哭才对。
所以大米摔倒的时候,只要不是很严重,我都是在旁边看着,不会有什么大反应,同时笑着对她说不怕不痛。
一天,我带她在楼下与小伙伴玩耍,她跑得急,双膝跪在地上擦破了皮,双手也擦出了血丝。我心想完蛋了,肯定要大哭一场了,急忙迈步过去想把她抱起来安慰安慰。
但这个两岁多的小人儿却令我刮目相看,她居然站起来看了看伤口,笑着对我说“不怕没关系”,然后又投入了玩耍的队伍。那一刻,我知道她人小心不小。
古诗浓缩了汉语言的精华,富有节奏和韵律。在大米成长的过程中,我就坚定了让她爱上古诗的想法。
在大米还不到两岁的时候,我就时常用米兔故事机播放古诗, 在她玩耍的时候听,睡前游戏的时候听,就这样一直持续着。
有一天,她在玩耍的时候,突然念了句“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她当时肯定没有古诗的概念,估计她也不知道自己嘴里念的是什么,只是在机械地模仿而已。
就这样,我一直以“听”的方式给她背古诗,同时也陪她一起背诗。当然,我并没有给她做什么规划,背古诗成为一件很随意的行为。
随着她慢慢长大,还不到三岁的小人儿,已经能背《风》《静夜思》《鹅鹅鹅》《悯农》《画》《山中》《山行》等古诗了。
以爱之名
《请回答1988》中有一句非常令人动容的台词:“因为上帝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世界上没有不爱子女的母亲,但因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或者说过于拔苗助长,孩子的心性也就千差万别。
我认识一位妈妈,她的儿子四岁,由于望子成龙,小小的人儿就被压着学习。那位妈妈总对我说,别人家的孩子,三四岁都认识几百个字了,我家这个瓜娃连一到十还数不流利。
孩子贪玩不愿意学习,妈妈就用针扎孩子,小男孩在旁边大哭又不敢反抗;把孩子丢出家门声称不听话就不要了之类的话;孩子不听话妈妈就假意离家出走;孩子朝大人吐口水妈妈不是第一时间批评而是以此为乐......
这样的教育方式任谁都无法接受,以爱之名行虐待之实啊!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小男孩的心性自然受到了影响。因为怕被大人责骂学会了撒谎;摔倒了大哭怪妈妈带他出去玩;被蚊子咬了大哭怪大人不给他打蚊子;吃饭的时候妈妈来不及装饭就大声骂大人;每天早上醒来要大哭一场;早起穿衣晚上洗澡都是妈妈代劳...
这一切,或许是他缺乏安全感的缘故吧。
所以我们才会说,儿童教育应该“顺天致性”,而不是揠苗助长。
柳宗元认为儿童教育应该“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他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说:“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教育孩子应该注意他们的身心自然发展规律,不妨害其自然成长。如果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干出一些违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事,从主观动机说,虽说爱之,从客观效果来说,其实害之。
或许,这位妈妈需要岗前培训,该考个妈妈任职资格证了。让她知道“顺天致性”的重要性。
而年轻的新手父母更该扪心自问:父母任职资格证,你有了吗?
原创,转载或引用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