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听她说有一个小伙伴最近在纠结要不要去上大学。
大致背景如下:朋友的小伙伴本来去年就已经是要上大学的年纪,然而觉得上大学没劲,不如早点出来工作赚钱有前途,于是决定放弃上大学。但是大半年过去了有点后悔了,纠结要不要上大学:一方面发现没有小伙伴玩耍了,想重新回归校园;另一方面觉得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不上大学)应该坚持己见。
其实关于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个问题,在我曾经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也很中二的问过自己。
为什么要学二元方程?我买菜又用不到。
读了大学一个月又能赚多少?看看身边做生意的老板,不都是初中文化?
这是当时读书时,同学们经常抱怨的问题。
甚至部分同学心里已经有一种执念了:上大学的以后出来就是给不上大学的打工的。(好像不上大学个个都能当老板似的。)
确实有部分同学因此放弃了中考选择念技术学校,早早的出来工作了。这对当时还需要经历中考,高考的我们,好不羡慕。我特别能够理解,现在的一些小朋友叛逆期,不想高考上大学。因为我当年有过同样的困惑。
请教长辈的时候,他们也说不出让人信服的理由还总是想从气势上压倒我们。因为很可能他们也没有上过大学,只能用结论强行灌输,导致听的人特别反感。不仅仅没有解决我们心中的疑惑,还造成一肚子不满想要反抗。
但是因为我当年比较怂(爹妈的想法是一定要念大学,所以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思)还是乖乖念完了大学。
然而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放弃思考。读大学跟不读大学到底有什么区别?现在大学毕业工作了几年之后,从我个人的认知以及与行业前辈的交流,算是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当我们走上社会之后,会深刻的意识到,这个社会是有学历歧视的。
首先,父母那一辈的人,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念书能念完小学,初中已经算是高等学历,能够念个大学简直是人才了,重点培养对象,后半辈子基本不用愁了。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你当年看到身边的老板都是初小文化。
但是我们这一辈,教育普及了,上大学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不上大学反而很奇怪。是的,不上大学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不靠谱,不会动脑筋的人。
这是目前社会上对年轻一代尤其90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的普遍看法:不上大学的人不靠谱,不会动脑筋。这是偏见么?当然是。那为什么既然明知是偏见是歧视,还是这样存在呢?因为这是社会的规矩,不缺人的条件下,有好的劳动力,当然选择更好的劳动力。
前段时间拜访一个客户(该客户在全球五百强企业管理层)谈起招人计划,他很明确的表示,最起码大学生。“我就喜欢招大学生,他们做事会先思考再行动,读过书的就这点好,哪怕做错了他会去反思总结,脑子灵活”。这算是招聘歧视了吧?可以说是,但这肯定是目前企业用人的事实。
别说一二线城市,即使在四五线小城市,我给公司招一个助理,学历要求也是大专及以上。
不仅要上大学,还要尽最大努力上好大学。
那么不上大学会怎样?难道注定要一辈子低人一等了?也不一定。其实上过大学的人都明白,大学干了些啥?这些知识你自学其实也是有可能全部学会的。但是,因为你是没有上过大学,你没有大学文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不靠谱的,不聪明的。未来职场道路选择机会注定是少的,想要得到相同的机会,要比别人花更多的精力证明你也是靠谱的。而很多时候,因为学历门槛,即使你想证明都没有机会。但是如果你上过大学,有个大学文凭,这些所谓的靠谱,一开始就不需要证明。
上大学跟不上大学区别在于:未来职场的选择。
无论上大学与否,最后都是为了职场上的路能够走的顺利些,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开始不选择一条更顺利一点的路走呢?好好念个大学,尽可能念好的大学。
年轻的时候,试错成本比较低,如果你发现选择的路走错了,犹豫了,及时改过来就好。千万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坚持己见。
那些吹捧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的,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希望同样抵触高考,抵触上大学的小伙伴看到文章以后能整理好心情,念完大学。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赞/转发/赞赏 支持~
如果您有其他想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