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玫瑰湖

本文内容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第05期主打文章:

——干旱区的浪漫:盐湖捧出玫瑰色。

因为玫瑰湖的景象真的太美了,所以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偶然发现“玫瑰湖“

8月份的某一天,深圳 摄影家 王琛 乘坐直升机飞越巴丹吉林沙漠的过程中,偶然发现:

在金黄色沙漠的一个低凹处,出现了一个椭圆形、粉紫色的大“印章”。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即将干涸的盐湖。

盐湖表面满是龟裂的盐壳大部分是鲜艳的粉紫色,还有一些是粉红和深红色,以及浅褐、土黄和深绿等不同色彩,可谓姹紫嫣红,五彩斑斓。

就在这个粉紫色“印章盐湖”的不远处,还出现了一个面积更大的盐湖。

这个盐湖应该是新干涸不久,湖底露出的都是白色盐碱,在大片白色“底板”上,星星点点散落着许多酒红色的斑块,在黄色的大漠里,构成了一幅奇特的抽象画图案。

这些玫瑰湖以白色盐碱“打底”,众多酒红色的斑块点缀其间,恰似一幅浑然天成的抽象派绘画作品。

玫瑰湖的成因

“玫瑰湖”,是一种昙花一现式的“赤水”景观。

在我国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一类特殊而罕见的湖泊,其湖湖面呈现出奇特的粉红色,从高空看,就像是镶嵌在大地上的“粉色宝石”。

玫瑰湖的诞生是在地理气候生物等三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下促成的。

(1)地理因素

我国的玫瑰湖基本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位于低洼、封闭的盆地里。

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玫瑰湖位于地势低洼的封闭盆地里好处是明显的:可以收集周围高地的地表径流

此外,由于玫瑰湖地势低,地下水也可通过地势高差的渗透,源源不断地补给玫瑰湖。

在缺乏其他河流(或湖泊)流水汇入的情况下,地下水的补给对于维持玫瑰湖水量盐度的平衡至关重要。

(2)气候因素

只有在我国降水少、蒸发强的西部地区,才有形成玫瑰湖的可能性。

东部沿海地区降水量大,不利于形成高盐度的卤水环境,来繁殖那些水生生物。

这些“自带颜色”的水生生物,才是形成玫瑰湖的直接原因

(3)生物因素

玫瑰湖之所以有着炫目的粉红,或其他红色系颜色,主要是归功于湖水里的三种生物:卤虫、杜氏盐藻和嗜盐菌

正是它们自身的颜色,才把湖水“染”成了玫瑰湖。

在分类学上,卤虫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卤虫属,广泛分布于世界沿海盐田和内陆盐湖等高盐度水体中。

作为一种广盐性生物,卤虫特别能忍耐高盐,甚至能在接近饱和的盐水中生活。随着水体盐度的升高,卤虫体内的虾青素不断增多,体色就会变得越来越红。

每到夏季,随着湖水中的盐度不断增加,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嗜盐菌(Halobacterium salinarum)等生物群落大量繁殖,使得盐湖水面呈现出了令人惊诧的炫目色彩。

我国现存玫瑰湖

我国已有影像记录的玫瑰湖至少有四处。

(1)内蒙古的巴丹吉林玫瑰湖群(中国最密集的玫瑰湖群)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托勒库勒湖

(3)内蒙古的额吉淖尔湖

(4)西藏的扎布耶茶卡湖(海拔4429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玫瑰湖)

真的太美了,大自然的配色总是这么的鬼斧神工!


当然,就算是玫瑰湖,也并非一年四季都是玫瑰色的。

只有在夏季高温、高盐度、富营养的同步配合下,那些“自带颜色”的水生生物,才能生长得最繁盛,颜色最艳丽。

如果你也喜欢这些自然风光,可以关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相信你会和我一样发现很多宝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盐湖知多少? 盐湖是指湖水含盐量在50克/升以上的湖泊。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巨大...
    党睿阅读 3,480评论 0 2
  • 如果说澳大利亚是漂浮于印度洋上的一个美丽星球,那么西澳(西澳大利亚州)一定是算的上是这个遗世独立的岛国上的世外桃源...
    它的人生笔记阅读 14,666评论 2 14
  • 文/小曹 西澳大利亚州的希勒湖(The pink lake)呈现美丽的粉红色,这主要是因为湖中藻类产生丰富的β-胡...
    司马小曹阅读 3,480评论 1 5
  • (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 2 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1个) 3 影响气候的因素(4个)/...
    携喻阅读 5,051评论 0 2
  • 高中地理小包老师(2016.4月版) (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 2 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
    携喻阅读 5,005评论 0 0